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其成长环境(3)

作者:江晓红 更新时间:2010-09-20 10:3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创新人才;素质特征;成长氛围;培养机制
【职称论文摘要】
综上,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人能够担当4种角色:探险家、艺术家、法官、战士。你要成为探险家,冒险离开人们常走的路,在未知的世界里四处游历,才能发现新鲜的东西。找到产生新想法的原材料:事实、概念、经


  综上,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人能够担当4种角色:探险家、艺术家、法官、战士。你“要成为探险家,冒险离开人们常走的路,在未知的世界里四处游历”,才能“发现新鲜的东西”。找到“产生新想法的原材料:事实、概念、经验、知识、情感……”;之后艺术家来了,你“跟着直觉走”,把万花筒一样的信息“从后往前”地、“上下颠倒”地看,询问“假如……会怎么样?”,想象和寻找事物

之间的相似性,合成新东西,甚至“创造自己的规则”;当你要评估“这是一个好想法吗?值得我坚持下去吗?”就要采用法官的思维模式,“用挑剔的眼光权衡各种证据”,质疑想法,寻找缺陷,进行风险评估,倾听内心感受,推定时间安排,然后,作出决定;最后在实施阶段,“你必须成为一名战士”去出击,去实践想法。你要制定战略战术,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目标。你要制定严明的纪律,以保障战略战术得以实施。你还要克服“暂时的挫折以及其他各种障碍”。你有勇气采取任何行动使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四种角色力量的运用和时间的安排都必须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并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养成优异的创新能力。在这里心理暗示、自信具有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价值,当思维和行动结合在一起时,预言就会实现。
  
  三、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环境,而高等学府是这一环境的主要承载体。
  
  1.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校园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出:“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创新性人格的形成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陶冶与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人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工作比在普通的环境中工作更富有创造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进发。
  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大学教育理念。创新人才作为特殊群体,有着“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层次为主导的需求,有着科学发展愿景、不断挑战自我的目标追求,有着放纵思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要求,有着激发热情、保持进取心的公平竞争的愿望。首先,大学教育改革,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而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以培养具有独立心灵的自治的个人为目的,坚持个人的真实性和自我导向,着眼点在于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和提高,尊重学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对于教育改革的理念诉求,就是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其次,大学教育改革在价值层面,涉及教育理念、教育精神、学术风气。大学教育的转型动力在于真正树立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由此才能开启新的教育理念,开发新的教育模式。
  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建包容性强的组织文化。即创新求异、宽容失败、竞合适当的组织文化。要把创新思维逐渐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重视灵感、猜测、直觉、顿悟、想象、潜意识等思维方式,将逻辑与非逻辑、意识与潜意识、推理与直觉、感性和理性辩证统一,以促进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与独特,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要理解执著的人的固执,竞争意识很强的人的好出风头,自信心强的人的傲慢自大。允许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直言不讳。要宽松探索中产生的错误和荒诞,允许失败;要鼓励竞争与合作,使创新既蕴涵重要的原动力,又避免走进机械和僵化,形成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以保持强大的生命与活力。
  要为有想象力的人脱颖而出营造宽松氛围。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头。知识是财富,智慧是财富,快乐是财富,天真是财富,好奇心是财富。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思维驰骋的天地。这样的环境才会让人的心智自由驰骋,创造才能如源头活水。在这里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应该让最好的老师讲课,因为最好的老师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决定学生一生的事业追求。要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的浓厚气氛中升华好奇心与兴趣,通过学到的知识逐步形成自己对科学的品味、直觉、悟性和洞察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成长。
  
  2.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机制
  一定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外部环境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造就出契合时代特征的人才。应开发以公民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创业教育为一体的模式架构。塑造学生以全面发展为指向的德行、素质、能力。
  重视个性发展,保障学生更多的独立和特色。“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个性化教育,高等教育以重视和保障人的个性发展为基本理念,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路径选择上,确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质量观,应将‘激活思想,张扬个性’作为基本原则”。要创设各种条件,促进学生个体信念、志趣、爱好、情操、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形成,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张扬,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天性。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应给予同样重视,实行分类教育,使之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新人才,真正实现“教育使^成为创新之人”。
  集约核心课程,还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自主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和空间,放手激发学生的活力与创新能力。要完善真正的学分制,扩大以文理交叉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设立“创新学分”,开设辅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去学习,给他们不断尝试的机会并拓宽知识面,打下创新思维与能力迁徙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将通识教育引入大学教育体系,让学生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与思考方式,拓宽学识和眼界,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研究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发展的智能,为他们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作出创造性的成果提供可能。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