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其成长环境(4)

作者:江晓红 更新时间:2010-09-20 10:3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创新人才;素质特征;成长氛围;培养机制
【职称论文摘要】
推陈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更多的兴趣和能力。第一,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方法,第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问题导向进行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提出和解决问


  推陈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更多的兴趣和能力。第一,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方法,第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问题导向进行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也为今后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拓宽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空间,由课堂扩展到课外的科研和活动,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发挥学科优势,引入项目资源,通过团队配合,进行科学实验、科技发明、社会调查、技能培训和参加以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使他们活跃的思维、鲜活的创意能够得到施展;为学生构建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交流、学会协作,取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增强对共同目标的认识,形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使之对今后个体职业生涯取得良好发展的可能。第四,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实行培养目标的统一性与具体规格要求多样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性与特殊要求灵活性相结合进行具体操作;在重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优异和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特殊教育”。 出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更多的胆识和进取:教学方法力求开启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要积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观察式、试验式、探究式、研究式等解决问题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建立问题教学、启发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改变由单向信息输出转为信息输出与信息反馈双向交流、由灌输知识转为导学授法、由单纯教学转为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从单一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引导学生向自己、书本和权威挑战,培养学生质疑、严谨、理性的治学精神,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研究能力,更是让学生获取深入到人类智力探讨领域中的经验,其价值在学术体验的获得上,学会以学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获得非常必要的学术修养,成为一个有科学价值观、学术精神、有学者眼界的工作者。
  更新教学内容,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作为知识传播者的高校,许多课程设置脱离学科前沿和市场及社会需求,教材陈旧落后,学生缺少知识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教育,缺少实训课目,因此必须更新教育教学内容。首先要搜寻和筛选市场需求,这是建立教育教学创新体制的首要目标,其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和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这是建立教育教学创新体制的根本目标。无论是自然学科和应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必须以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源头,建立畅通高效的讯息传导渠道,适时修订。教师也应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领略知识创新的乐趣;要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改革考评制度,赋予师生更多的动力和活力:健全完善竞争、激励、鼓励脱颖而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政策,改革人才评价体系。要改革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以真实准确地衡量教师的水平和业绩,建立有效地公平竞争机制和严格的淘汰制度,治庸治隋;修订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试方法。摆脱仅仅以考试为依据的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全面的水平和能力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赋予创新教育足够的动力和活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只有将人才成长机制与我国现代科技、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造就以适应全球化环境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交往能力、承袭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有正义,追求真理,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些科学家,贡献一批思想家,造就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政治家……“以创新学术贡献国家”需要人才破茧而出,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工作中,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