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作者:袁伟彦 周小柯 更新时间:2015-01-28 13:2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居民收入;面板数据
【职称论文摘要】
利用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5)01-0089-10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城镇化不但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动力[1],因此常常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重要手段。然而,关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多,但讨论城镇化与居民收入关系,特别是城镇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作用的文献还很少。[2]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之中,考虑到农村人口仍然占据很大比重且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加强对后者的深入探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尤为重要。
  国外一些研究证实,城镇化能够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渠道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首先,城镇发展通过后向关联对农村发展产生正向作用,城镇人口和经济增长增加了对种养殖业及依托农村资源产品的需求,导致农村产品价格上升;其次,城镇化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因而促进了农业生产部门工资的提高;第三,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在非农生产部门就业的机会,非农就业人口通过汇款的方式直接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第四,通过人口迁移或其他相互关联行为,城镇化发展会对农村地区产生“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性,有助于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增加、先进生产技术和技能知识的获取,不但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也有利于提升农村资源的价格。但也有一些研究指出,上述这些渠道并不总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城镇化甚至会因为导致农民失地而增加农村贫困。[3][4]因此,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的效应具有不确定性。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宋元梁和肖卫东(2005)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全国1978—2003年间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5]陆铭和陈钊(2004)基于1987—200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城市化在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上作用显著。[6]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例如,曾国平和王韧(2006)基于1978—200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存在“倒U”型影响,且该效应受制于我国的地区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7]高连水(2011)基于1987—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由于城镇化水平在各省市之间随着时间推移而收敛,城镇化对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大。[8]张东阳和彭志远(2013)对我国1978—2011年城镇化、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化在短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在长期则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微弱的作用,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只具有短期的正向作用。[9]程开明和李金昌(2010)对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的检验则发现,城市化与城市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10]王雪霁(2013)认为我国某些地区、某些阶段城市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不适当的户籍制度、政府政策的城市倾向,以及农村市场化水平低下等,而不是城市化进程本身。[11]
  针对上述不同结论,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相应文献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解释。为了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尝试在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城镇化发展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首先,本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进行简要的描述性分析。然后,根据已有研究经验建立面板检验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其中,根据城镇化理论,我们利用子样本特别检验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动力来源和不同空间组织模式的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简要总结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特征表现,并尝试为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若干建议。
  二、一个描述性分析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时期。按照通常的定义,以城镇人口(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的中国城镇化率,1996年首次超过30%,2003年超过40%。到了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即超过了农村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超过50%。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6个百分点,21世纪10年代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而2010—2012年间更是平均提高了1.41个百分点,城镇化步伐总体上不断加快(图1)。
  与之相应,在此期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攀升。去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从1990至2012的13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超过33倍,其中,1990—1999年年均增长768个百分点,2000—2009年年均增长938个百分点,2010—2012年年均增长116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样加速增长。
  图1城镇化率变动趋势图2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分类收入变动趋势
  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我们分别整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各个构成部分的变动趋势也可以发现,去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后,1990年以来,取自然对数后的城镇化率(lnur)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y0)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lny1)、人均家庭经营收入(lny2)、人均财产性收入(lny3)和人均转移性收入(lny4)都具有非常相似的变动趋势(图2)。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构成纯收入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分地区来看,以全国31个省、区、市2005年和2012年取自然对数后的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关系的散点图(图3和图4)为例,我国省级单位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表现出明显相同的发展趋势,城镇化水平越高的省、区、市,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就越高。比较图3和图4可以发现,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的相同发展趋势也表现得更加明显。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
  图32005年省级地区城镇化率与图42012年省级地区城镇化率与
  农村居民收入关系散点图农村居民收入关系散点图
  三、实证检验模型、方法与数据样本
  (一)检验模型设计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