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的职业缺失与就业援助

作者:谢俊贵 更新时间:2010-10-14 10:0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失地农民;职业缺失;职业转换;就业援助;风险评估
【职称论文摘要】
摘要:职业缺失是失地农民最为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失地农民职业缺失存在多重风险,如个人风险、家庭风险和社会风险等,为此,政府与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援助,通过政策支持、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创业扶助、社会服务等措施大力促进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有

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大量出现导致了失地农民问题,其中职业地位缺失又成为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症结。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职业作为确定人的社会地位(包括财富、权力、声望)的基本因素,在当今职业化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实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或重新就业,使失地农民顺利从务农职业向非农就业转变,无论对失地农民自身,还是对政府部门、土地征用者、开发商等,都是一种客观现实的需求。本文基于广州市郊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调查及国内相关资料,拟对我国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现状、风险及就业援助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基本状况
  
  职业缺失这一概念是对失业现象的一种轻淡化表述,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人们全部没有或部分没有了职业。也可以这样说,人们所处的失业或半失业状况,就是属于职业缺失。职业缺失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表现引出了两层涵义:一是无初次就业经历,也就是从来没有获得过职业,这种情况主要是指一部分达到劳动就业年龄的人尚未找到职业,如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等;二是失去原有的职业,也就是虽有过就业经历,但因各种原因而全部或部分失去了以前的职业,如工人下岗等。第二层涵义是失业最正式的涵义。
  对于本研究而言,引入职业缺失这一概念,目的在于较好地概括失地农民的失业或半失业状况。一般人都很清楚,作为长期以来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他们就没有了劳动的对象,当然也就等于没有了职业。相对而言,所谓失地农民,从经济角度来看是失去了赖以生存或是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土地,而从社会角度来看则是失去了赖以生存或者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早已适应的稳定职业。职业缺失是当前失地农民最为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这正是失地农民多被视为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还是在2004年前。根据中国网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各地失地农民的失业情况便令人吃惊。1998~2003年期间,杭州市共有征地农转非人员15.68万人,其中属劳动年龄段(男16~60岁。女16~50岁)的11.08万人。在劳动年龄段人员中,当时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有5.76万人,约占52%。截至2003年底,四川全省共有134.12万征地农转非人员,处于劳动年龄段的人数达88.08万人,其中征地后一直未就业者达45.64万人,占征地农转非劳动力人数的51.8%。
  2004年以后,我国下大力气开展了失地农民的就业促进工作,但情况仍不乐观。据报道,2008年7月,光四川苍溪县陵江镇武当、光明、龙潭、文焕4个村15个组就有因征地农转非的失地无业农民572名。即使在广东东莞市这样一个城市化水平极高的“世界工厂”,失地农民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据东莞市委宣传部2006年2月发布的关于东莞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可知,12个典型村总体失业率为11.40%,其中各个年龄段的失业率为:18~25岁为9.8%,26~35岁为10.4%,36~45岁为8.2%,46~55岁为17.8%。
  另据北方新报报道,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过程和城市空间拓展步伐的加快,处于城郊的一大批农民失去了耕地,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采取积极的措施将这些失地农民纳入了政府的社会保障范围,但他们眼下的生活仍因职业缺失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大批人迫切希望得到新的就业机会。可是,这些失地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除了务农没有别的技能,只能靠从事一些短期性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很难实现稳定就业。这种失地即失业的境况,不仅让他们的生存变得艰难,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失地农民的职业缺失状态,本课题组于2008年底对广州市郊的失地农民进行了一项职业转换与技能培训的调查。本次调查设计样本规模为800人,主要调查地域为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萝岗区、海珠区等。调查采取送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适当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由于某些失地农民不愿接受调查,因而有的问卷未能回收,或者有的失地农民虽然愿意接受调查,但事后交回的问卷存在严重缺项,经剔除各种残缺不全的无效问卷后,本次调查真正回收的有效问卷为732份。总体来讲,本次调查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广州市郊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和职业转换的现实情况。
  本次调查表明,目前广州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状况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情况相仿,同样显得比较严重。在被访的732位失地农民中,有479人尚未实现正式就业,占被访人数的65.4%。尽管这一数据可能因部分已就业者上班,未能成为本次调查的具体对象而放大了尚未实现就业者的比例,但是。广州失地农民失地后的再就业率不很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课题组在海珠GZ街道的另一项独立调查便显示。至2007年11月15日,GZ街道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农转居人员共258人,而他们经过培训后的成功就业率也只达到60%左右。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目前广州处于职业缺失状态的失地农民的人群分布与全国情况大致相同,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大龄失地农民,尤其是“4050”的失地农民。他们受年龄、体力、文化、技能等限制,很难找到合适工作。二是失地前的纯粹农民。他们专长于种田,失地后也很难找到工作。三是生活在远郊的失地农民,他们就业机会少,职业选择性小,想找工作不易。在所调查的732位失地农民中,真正找到了满意工作的只有236人,占32.2%;没找到满意工作的则为496人,占67.8%,而这部分人多属上述三类群体。
  广州失地农民的职业缺失状态还表现为隐性失业比较严重。经由访谈调查表明,目前大量的失地农民长期处于一种半就业半失业的状态。有的地方的失地农民,由于既没有找到合适职业,也没有自己去投资创业,经常是村委(或居委)揽到一件事情就叫他们去上班,这件事情干完了,如果没能揽到第二件事情,他们又无事情可做了,成为一种“打零工”的人群。尤其是不少女性失地农民,她们或者在社区中做一些卫生保洁和花草养护的临时性工作,或到城区一些单位、家庭做一些钟点工工作,所从事职业较差,而且极不稳定。
  
  二、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三重风险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名论著《风险社会》的首章开篇有言,我们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不可否认,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进步。但城市化也是一座“文明的火山”,它在给城郊农民带来身份转换契机和职业转换契机的同时,也给他们出了一道因失地而造成职业缺失的难题,这不仅会给他们个人和家庭带来风险,同时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风险。国内国外的研究表明,职业缺失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个人的风险、家庭的风险和社会的风险。当前失地农民的职业缺失问题也正是存在这三重风险。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