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性灵”与袁枚“性灵”之比较(3)

作者:王莉 更新时间:2017-06-09 12: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性灵;性情;灵机
【职称论文摘要】
(二)表情 与趣俗 3.直与曲的见解不同。袁宏道偏重于直寄直抒;袁枚侧重于贵巧贵曲。直与曲是就作家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关系而言。袁宏道主张率性而行,直心而动,反对任何的安排束缚。他将此称为直,他强调创作时要

       (二)表“情” 与“趣”“俗” 

  3.直与曲的见解不同。袁宏道偏重于直寄直抒;袁枚侧重于贵巧贵曲。直与曲是就作家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关系而言。袁宏道主张率性而行,直心而动,反对任何的安排束缚。他将此称为“直”,他强调创作时要“情真而语直”,要“直写性情”,“信腕直寄”。这种直抒胸臆的自然表现观由于过于刻露、真率、慷慨游昂,大气磅礴,求直从胸臆流出,一泻千里,不免妄意述作,缺少蕴藉含蓄,缺乏形式美。正如袁中道所批评的,后来袁宏道的一些模仿者,由于缺乏中郎的艺术才能,只知“冲口而发”,直则直矣,“然诗文之道又将弊矣。”《珂雪斋集·阮籍之诗序》袁中道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枚认识到了公安派的缺陷,在提倡“性灵说”时,既主张诗歌要出自真性情,又反对“全无蕴藉,矢口而道,自夸其率。”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为此,袁枚讲求“曲”:“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 《随园诗话》卷四
“一片性灵,笔能曲达。”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袁枚所说的“曲”是什么含义呢? 对此他明确指出:“巧即曲之谓也。” 《随园诗话》卷四。
可见,“曲”就是作家運用各种巧妙的艺术表现方法,使感情得到充分表达,而不是像儒家诗论和格调派那样为追求温柔含蓄而强行规定情感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其中主要包含:
①表情达意的回环起伏,变幻莫测。诗文创作应该像九曲武夷一样,极尽委婉曲幽之致。这些作品的表情达意或欲进而忽退,或欲收而忽放,或意出侧笔,或喧宾夺主,这样才能使诗文错落有致,摇曳生姿。
②比兴寄托。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嘉许的多是寓意深远之作,如“云开晚霞终殊旦,菊吐秋芳已负春”,“梦里不知凉是雨,醒来微湿在荷花”,诗人把微妙的情思隐晦曲折地深藏在表层意象后面,形成多重复杂意蕴。
③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真”与“实”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幻”与“虚”是诗人的体验、想象和微妙的意念情思。二者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转化,可以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创造广阔的审美空间。
4.对“趣”的看法不同。袁宏道探寻的是“宁今宁俗”的诙谐之趣;袁枚阐述的是“风趣”与“灵取”的统一。美在于“趣”,则是袁宏道“性灵“说的重要审美标尺,也是对诗文美学境界的重要概括。论诗重在伦“趣”,这说明了“趣”属于“性灵”的范畴,无论是就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而言,“趣”就是不可缺少的生命要素。“趣”这个东西只是一种神情状态的表现,很难加以界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趣”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给予人的一种美感。但同时,“趣”也是一种自然的禀赋,是由“慧黠之气”的流动而产生的。人也可以有“趣”,人之“趣”也产生于“慧黠之气”的流动,也就是产生于“性灵”的自由抒发。因此,三袁把“趣”与“理”看作是相悖的,它不受礼法的“闻见知识”的束缚,可以任其性而自由发展。宏道之“趣”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典丽中风趣”亦即“雅趣”;“诙谐成趣”亦即“谐趣”;“风趣天然”亦即自然之趣。袁宏道论“趣”之文列于《解脱集》中,作者当时乍脱宦网,如游鳞宗壑、倦鸟还山,心情恬然自适,也是他文学思想和创作最为平易晓畅的时期。因次,论“趣”并不胶执于前人陈说,而将其融摄于“性灵说”之中,成为“立矫弊习,大格颓风” 文论的一部分。袁枚虽然也强调真趣,但他谈论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作家艺术才能和独特创造的“风趣”。由于作家独出灵机,有着新的艺术发现和艺术表现,其作品往往给人以妙趣横生之感,所以袁枚所嘉许的多是别具风趣之作。如对俞瀚的诗,他先称其有新意,然后举诗例评价:“‘谁与吾来往,西山一片云。’‘柳倦欲眠风劝舞,鸟歌未和雨催归。’具有意趣。”可见袁枚所说的“趣”来自于真性情,更来自于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
5.俗话倾向上的差异。袁宏道主张“信口而出,信口而谈”;袁枚讲究“淡”中求“趣”。俗化即世俗化或是世俗化,表现为关注个人极其日常生活,也即关注世俗生活的内容。“性灵”派诸贤尽管都经常论及“真情”和“个性”,没有明确提出“趋俗”的观点,但是并不能掩盖他们在文学理论构建和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俗话倾向。虽然袁宏道和袁枚在文学创作上均有俗化倾向,但是有一些区别。袁枚的“性灵”说体现出救偏补弊的用心,袁宏道那种一味放任随性的做法在袁枚的“性灵”说的文学实践中得到一定的约束。袁宏道主张“信口而出,信口而谈”,赞赏“任性而发”的、通于人之常情地作品,观点比较偏激。袁枚则要求诗人应以天赋写作,并且所写必须有趣,认为“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袁枚还认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诗随新,似旧才佳”,这些辩证的看法都体现出袁枚的通达和博取,也反映出“性灵”说对于前人学说的发展和创新。
结语:
“性灵说”是袁宏道文学思想的主体,也是晚明文学革新派最重要的理论表述之一。此后,清代袁枚等人对之又有新的发展,使之成为诗人们表现性情与灵机的一个范畴。
参考文献:
[1]周群著. 《袁宏道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袁宏道著. 《袁宏道集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莉,湖北民族学院文传院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