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题材影视的大热与当代中青年攻击性及宣泄的关系研究

作者:耿燕 更新时间:2016-12-12 12:4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盗墓;影视;攻击性;宣泄
【职称论文摘要】
盗墓题材影视在2016年传统大导闭关修炼、小成本喜剧陷入低潮、中国式青春爱情片尚不及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的宏观背景下,异军突起,收视长虹。除了原著的“粉丝效应”,更多路人观众也从神秘惊悚的地下世界中,得到了对现实压力的短暂疏解。毕竟,影视作为视听形式的文化产品,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的三层结构(脑干、边缘系和皮质层)。然而,诸如此类题材影视,真的能达到宣泄攻击性等心理目的吗?尽管人们经常认为攻击性是由行为引起的,但事实上,它也能被文化激发。媒体不一定能引导出攻击行为,但是它确实是对人类的攻击行为产生不可忽视

          一、引言
《鬼吹灯》、《盗墓笔记》作为盗墓题材小说的两大经典,近两年被频频改编,以电影电视剧或网络剧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无论是“鸡鸣灯灭不摸金”、 罗盘口诀摸金符引领的天下霸唱《鬼吹灯》,还是长白山蛇沼鬼城、青铜鼎尸蹩构筑的南派三叔《盗墓笔记》,各种令人燃魂的奇事奇观、奇人奇情,让原著粉及未曾领略墨香的路人观众,都对或气势磅礴或绝境压抑的地下世界产生了无比的好奇与期待。此外,众多拥有深厚美术背景的诸如乌尔善、陆川、李仁港,郑宝瑞、梁胜权等导演,巧妙的将“盗墓+魔幻+科幻”及“大投入+超级IP+大腕鲜肉”等元素进行组合,引爆了核弹级盗墓IP火力全开的导火索。
在一部又一部光影传奇中,人们常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照见自己、照见纠结;同时也照见亲密、照见依恋、照见爱……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求到某种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此同时,电影本身的魅力也在于传达一种通俗化的心理学心理分析,以及包含对人性的剖析和对当代生活的警示。
著名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曾说,“电影是一个强大的媒介,是一个毒品,还是潜在的迷幻剂。它走进你的视野,走进你的大脑。它引起刺激,是一个危险的东西。总之,它非常具有颠覆性。”(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1995)正如同盗墓题材等影视作品,最让人震撼的一点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原来所谓的正义之士也可以如此残忍,这残忍甚至不具性别差异。如果说盗墓贼代表的是对传统文化及人性的摧毁,那么站在他们对立面的那些保护古墓维护正义之士,则是在正义的面纱下,将人类的攻击性和毁灭情绪,以暴制暴地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治疗意义的。例如,《鬼吹灯》的三个主角,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身手好,智商高,几乎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而《盗墓笔记》则略有不同,其主人公吴邪,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古董店小老板,他代表的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普通人,遇到粽子会害怕,看着同伴死去会难过,偶尔会“范二”,他站在人群中和我们一样,平凡到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如果说,《鬼吹灯》让中流砥柱的中青年人群,登上了短暂逃离现实压力的云顶,那么,《盗墓笔记》则是圆了普通人自我实现的一个英雄梦。
二、攻击性
(一)攻击性理论
攻击行为的理论一般可以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本能、挫折和社会习得。弗洛伊德认为有一种强大的天生力量,它为心理系统提供所有的能量。弗洛伊德把这些力量称为本能(instincts)。弗洛伊德最初的本能理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弗洛伊德出生后没几年,达尔文出版了有关进化论的著作。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论框架包括两类基本本能:自我保护本能(self-preservation instincts)和性本能(sexual instincts),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一观点与达尔文自然选择观点中的两种主要成分很一致:生存的选择和繁衍的选择。但是,在弗洛伊德后来的理论中,他把自我保护本能和性本能合二为一,并把它改为生本能,由于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他提出了死本能的观点。弗洛伊德假定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破坏本能,这一本能经常在攻击其他人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通常,他把生本能看成力比多(libido),把死本能看成塔纳托斯(thanatos)。虽然一般把力比多看成是性,但弗洛伊德也用这一术语泛指所有满足需要、维持生命和追求快乐的动力。同样,塔纳托斯在很大程度上,弗洛伊德也用这一术语来表示所有破坏、伤害和攻击他人或自己的动力。
洛伦兹认为通过进化,人们发展出了一种类似动物的斗争天性。经过漫长的演化,我们的祖先发现攻击行为能够作为一种增加资源、减少竞争、威胁对手、自我防卫的方式从而使他们受益。社会习得理论表明人类的攻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而习得的,并且会被这种行为受到惩罚还是奖励所影响。
(二)攻击行为的生理研究
人类荷尔蒙,特别是睾丸激素,也是影响攻击行为的关键的生物因素。来自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研究了692名囚徒的睾丸激素水平与犯罪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犯下暴力或者性侵犯罪行的男性囚徒有更高的睾丸激素水平,而犯下盗窃罪,持有毒品和夜盗等罪行的囚徒的睾丸激素水平较低。他们发现那些有更高睾丸激素水平的囚徒违反较多的囚徒规则,特别是涉及对抗的规则(Dabbs.Catt.Frady&Riad,1995)。与攻击行为一样,即使睾丸激素通常是与男性相联系的,它也同样影响着女人。在一项研究中,女性被给予少量睾丸激素后,她们的荷尔蒙水平变的和男性持平,这些女性变得很容易产生生气、害怕和厌恶等面部表情,使得她们更加容易采取攻击行为(Van Honk&Schutter,2007)。
(三) 暴力进化史及盗墓史
目前所知的最早死于他杀的人是尼安德特的一位男性,他死于5万年前(Trinkaus&Zimmerman,1982)。他被人从前面刺中左胸,说明凶手是右利手,随着古生物学探查工作的逐渐深入,有关人类祖先的史前暴力证据正在迅速增加(Daly&Wilson,1988)。从古代人的骨骼残骸中发现的头盖骨和肋骨似乎说明不了什么,除非留有匕首刺或棍棒打击的痕迹,偶尔也能在骨骼残骸中发现凶器的碎片。这些考古学的证据表明,人类似乎有着很长的暴力进化史。

       奢靡的厚葬必然引发盗掘现象,先秦经典《孔子家语》中就记载,鲁国正卿季平子死后,他的儿子和部下准备以美玉、珠宝作为陪葬品,孔子听闻后前往劝说:“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最终说服其后人。孔子将厚葬等同于曝尸,实际上也反映出早在先秦时期,盗墓现象就很普遍。 

  尽管汉朝政府已明令禁止“掘冢”,但民间的盗墓行为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有济东王刘彭、广川王刘去这样的不法贵族参与其中。严格来说,刘彭掘墓的动机不能称为“盗”,此人残忍嗜杀,常以割剥、肢解、烹煮等方式残杀后宫女子。作恶后的刘彭因担心受害者鬼魂报复,竟“掘出尸,皆烧为灰”。而广川王刘去,完全就是一个以盗墓为嗜好的少壮贵族,据《西京杂记》载,魏襄王墓、魏哀王冢、晋灵公墓、周幽王墓等皆遭刘去盗掘。刘彭、刘去这两名贵族的掘墓行为既非为求财,又非政治报复,前者掘墓焚尸是因恐惧而衍生的变态行为,后者“发古冢”则是出于好奇心。在史上成规模的盗墓事件中,盗墓者的动机除了取财与政治复仇,还有一种动机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厌胜”(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这一类盗墓行为在明末农民战争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