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性刺绣的发展历史与风格变迁

作者:熊瑛 更新时间:2014-09-30 13:0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观赏性刺绣;历史;仿真绣;美术绣
【职称论文摘要】
观赏性刺绣由实用性刺绣衍生而来,具有绘画式构图及独立的作品形式,以手工艺的方式制作,呈现出近于书画的观赏效果。观赏绣在东晋时已有萌芽,唐代绣佛像的风气催化了平绣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写实刺绣的发展。屡得文人赞颂的宋绣多为“画绣”,专为观赏而制,是刺绣中的高档品。这类观赏绣在明清继续发展,出现了以顾绣为代表的各地民间绣种,并由此形成了四大名绣的格局。民国时期的美术绣融汇中西,在刺绣技法和语言上均有突破,赋予观赏性刺绣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15-04
  刺绣古称“针黹”或“针绣”,是以丝线在丝绸、麻葛、布帛等衬料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制,从而构成图案或文字,是装饰织物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从《尚书》中的“衣画而裳绣”和《诗经》中的“素衣朱绣”等记载可知,早期的刺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这便是实用性刺绣的开端。观赏性刺绣则是有别于实用性刺绣的另一类绣品,亦称 “绣画”,它独立成幅且不依附于舆服帷幔等物,制作的主要目的是供人欣赏,视觉效果近于书画作品。
  一、观赏性刺绣的起源
  观赏性刺绣的出现晚于实用性刺绣。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有孙权夫人赵氏绣山川地势图的情节,或许三国时已经有了绣制的地图,虽非真正意义上的观赏性刺绣,但已具备“绣画”的雏形,因而朱启钤在《女红传征略》中称赵夫人为“绣画之祖”。1956年,敦煌出土了一件刺绣佛像的残片,上有一佛二菩萨说法图,左右的供养人身旁各绣名款。根据下方的发愿文,可知其绣制于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供奉此绣品的是广阳王元嘉,在首都平成(今山西大同市东)绣成。这件绣品满地施锁绣,色调柔和,富丽大方,是现存最早的绣佛像。帝王供奉的绣像尺幅可能极大,《广川画跋》中所记净土寺中的一件佛像绣于皇兴四年(470年),阔三丈,高六十尺,稿本出自北魏献文帝御笔。
  历代关于绣佛的诗文并不难寻,《广弘明集》曾记录一件异事:刘宋文帝时,灵鹫寺有群燕“共衔绣像,委之堂内”,唐代诗人苏晋也有“长斋绣佛前”的参禅生活,清人仇兆鳌据此推测“绣佛之制久矣”。历经三朝、入唐为相的萧瑀曾获赐一件绣佛像,他本人的形象则作为供养人绣在一旁,可见从北魏至唐代,在佛像旁绣出供养人的形象已成固定的程式。
  绣佛像的目的虽不是纯粹用于观赏,但已具有观赏性刺绣的一切外在形式。用于供养的绣佛像往往张挂于寺院或居室,用于供奉的同时,还颇具展示性,其配色和针法都是可供欣赏的对象,白居易就曾赞美白行简之妻杜氏所绣观音像,称其“络金缀珠,众色彰施,诸相具足”。绣像之风在宫廷亦盛,唐高宗时,皇家为供佛所敬献到大慈恩寺的一幅绣佛高达12丈,这应当是由宫廷绣匠集体完成的。
  由此可见,佛教的传播对刺绣品种的分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轼曾作《绣佛赞》一首,曰:“凡作佛事,各以所有。富者以财,壮者以力,巧者以技,辩者以言。若无所有,各以其心。”在佛家看来,布施物越精工,信仰便越虔诚,绣像要表现佛陀的庄严和西天的美妙,光靠稚拙的辫绣显然难以表现,于是,就催化出平绣在后世的普及推广。平绣针法排列密集,丝线针针相接,色彩过渡自然,表面光滑平整,能够更加细腻地表现物象。尽管平绣在汉代已经出现,但并未被普遍采用,直到8世纪前后才成为刺绣的主要表现手法。清人姚际恒家藏书画颇丰,其中有一件唐绣大士像,“其布色施彩,用线凡三四层叠起”,色彩过渡十分自然,达到了“妙相天然”的效果,此作所用方法即为平绣。
  平绣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刺绣能够容纳更多的题材,这为观赏性刺绣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供养人的绣像属于写生肖像,必然竭力再现真容,这就要求造型和比例的精准,无疑也是提高刺绣技艺的契机,掌握了较为复杂的人物绣像之后,花鸟、山水等题材就更易完成。
  二、“较画更胜”的宋代观赏绣
  宋代官府刺绣制作十分发达,裁造院的工匠绣造“内降细绣”,后苑造作或文思院也有绣作。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设立“文绣院”,招刺绣工三百,其规模不可谓小。文绣院的匠人除了绣制宫廷所用的袍服衾帐之外,应该也有一些绘画式构图的绣品,用于裱褙屏风、制作纨扇,或直接装裱成卷轴和册页以供清赏。文绣院随着宋都南迁而不复存在,但一些地方官府仍然设有绣作,继续向宫廷进纳绣品。蜀地尤为典型,南宋初为了制造锦绣帘幞以充岁贡,十岁的女童“皆拘在官刺绣”。 民间形成了刺绣交易的固定场所,大相国寺佛殿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绣姑所住的寺南巷子也因此被称为“绣巷”。
  使宋绣声名远播的是观赏性刺绣,即画绣,又因多出自闺阁女子之手,亦称闺阁绣。相比起实用绣,画绣更为耗时费工,且对绣女的艺术修养要求极高,属于刺绣中的高档品,拥有者多为帝王权贵或文人士子。
  明清的鉴藏家对宋绣的评价极高,有不少赞颂之辞见诸诗文。万历年间苏州藏书家张应文说:“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生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明代学者屠隆也对宋代“闺绣画” 赞誉有加,称其“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观赏性绣品,由宗教题材转向仿摹古人书画,追求笔意和风韵。明末名士文震亨评价宋绣时认为“不可不蓄一二幅,以备画中一种”,显然已经将观赏绣与绘画归为一类。
  朱启钤在《清内府藏刺绣书画录》中将观赏绣的题材分为法书、道释、花鸟、花卉、翎毛、人物、山水七个类别,自宋代起,这些类别就已经齐备了。《刺绣书画录》中所载的宋绣有27件,形式为卷轴或册页,花鸟题材尤多。宋代画绣的稿本常来自黄筌、徐熙、崔白等名家画作,设色淡雅,格调清幽,观赏效果不亚于原作。画绣还有绘画所不具备的优点:丝绒的晶莹柔润恰与鸟羽的质感相似,丝线走向又更好地摹仿了花瓣叶脉的筋络效果,极宜近观玩赏,在宋代便已然成为宫廷贵族的收藏品。

      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梅竹山禽图》和《叙伦图》两件宋代观赏绣实物来看,宋代绣画受院体画影响,构图简练,形象生动,风格清丽,与花鸟画并无二致。尤其是《梅竹山禽图》,构图疏朗,虬曲枝干被画面截成两段,笔断而意连,梅枝上栖息着一群禽鸟,姿态各异,神气逼真,其间点缀白梅朵朵,下方补以两枝嫩竹充实空间;配色清雅简淡,着力表现笔墨韵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鸟雀的羽毛,针丝细密,丰泽滋润,展现了无可比拟的丝绣魅力。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