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文学创作思想研究(3)

作者:赵炎秋 更新时间:2010-10-14 10:1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金圣叹:文学创作:作家
【职称论文摘要】
自然,我们不应将金圣叹的三种观点对立起来,三者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动力问题。 三 在创作主体方面,金圣叹主要从创作的角度,提出了格物致知和亲动心说。这是他在作家


  自然,我们不应将金圣叹的三种观点对立起来,三者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动力问题。
  
  三
  
  在创作主体方面,金圣叹主要从创作的角度,提出了“格物致知”和“亲动心”说。这是他在作家论中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格物致知”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先秦典籍《礼记·大学》:“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这里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致”是求得的意思。从字面上讲,“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但是,在《大学》中,“格物致知”并不是一个纯认识论的概念,它实际上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而格物与致知则是达到这一理想的最初两个阶段,具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格物致知”说在宋代得到多方探讨,其中朱熹的观点最为重要。朱熹认为“致知”先要“格物”,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朱熹理解的“物”,是指一切事物,既包括客观的物质实体,也包括主观的思想精神,“知”则是他所说的“理”。他认为,“格物”就是要广泛地学习、研究事物(包括书本),格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贯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这个得到的原理进行推类,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朱熹将“格物致知”从先秦儒家的以修身齐家为根本的政治伦理哲学范畴转到了认识论的范畴,对“格物致知”论是一个大的推进。但朱熹所说的“理”并非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是一种先于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形而上的东西,它也存在于人心之中,这样,朱熹便把格物致知引向了人的主观的一面。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明末清初,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进,中国人研究自然科学的热情高涨,“格物致知”转向客观方面,偏重于探究自然,把握客观规律。这是金圣叹提出“格物致知”说的主要背景。
  金圣叹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格物致知”说的。他的格物致知说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在金评《水浒·序三》里,他写道:“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人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格物亦有法,汝应知之。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忠恕,量万物之斗斛也。因缘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施耐庵右手握如是斗斛,左手持如是刀尺,而仅乃叙一百八人之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者,是犹小试其端也。”施耐庵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通过长期地观察、探究事物,而终于达到了对于事物的深入认识和透彻把握。在这种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再来创作小说,描写人物,反映生活,自然得心应手。在评点中,碰到描写发挥得精彩的,金圣叹常用“诚乃格物君子”加以肯定。如《水浒》第42回,写李逵沂岭遇虎。“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巴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人去。”金圣叹批道:“耐庵从何知之?诚乃格物君子,奇绝妙绝。”这种事情是施耐庵不应知道的,但却写得合情合理。正是因为他通过长期格物,而达到了对于自然、社会、人性的透彻了解,因此能够充分合理地发挥想象,写得真实可信。
  金圣叹认为,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何为“忠恕”?金圣叹在《水浒》第42回回评中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夫中心之谓忠也,如心之谓恕也。见其父而知爱之谓孝,见其君而知爱之谓敬。夫孝敬由于中心,油油然不自知其达于外也。……善亦诚于中形于外,不善亦诚于中形于外,不思善,不思恶,若恶恶臭、好好色之微,亦无不诚于中形于外。盖天下无有一人,无有一事,无有一刻不诚于中形于外者也。”“盖忠之为言中心之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为喜怒哀乐之中节,谓之心。率我之喜怒哀乐自然诚于中形于外,谓之忠。知家国、天下之人率其喜怒哀乐无不自然诚于中而形于外,谓之恕。知喜怒哀乐无我无人无不自然诚于中形于外,谓之格物。能无我无人无不任其自然喜怒哀乐,而天地以位,万物以育,谓之天下平。”“能忠未有不恕者,不恕未有能忠者。看宋江不许李逵取娘,便断其必不孝顺太公。此不恕未能有忠之验。看李逵一心念母,便断其不杀养娘之人,此能忠未有不恕之验也。”心中情感自然生成自然表现出来便是“忠”,能按心中情感行事并且知道我这样别人也必定这样就是“恕”。能从自身推及他人乃至万事万物便是格物。因此,格物必经忠恕,忠恕是格物之门。
  另一方面,既然无论善恶,都是诚于中而形于外,天下无一人一事一刻不诚于中而形于外者,忠恕自然可以成为“量万物之斗斛”。而因缘生法,则是“裁世界之刀尺”。这里“斗斛”“刀尺”都是标准、尺度的意思。“因缘生法”本是佛教用语。“法”指包括精神与物质在内的大千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因缘”指产生这些现象的内外原因。“因缘生法”指一切事物都是由一定的原因产生、发展的,存在于一定的因果链中。既然一切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之中,“因缘生法”自然可以作为格物的“刀尺”。另一方面,格物的目的又必须通晓万物之间的因果、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因缘生法”又是格物的目的之一。
  由此可见,金圣叹的“格物致知”说一方面强调要研究事物,把握其内在的规律,另一方面又把这种规律归诸于人的内心,强调推己及人。前者值得肯定,后者有待商榷。不过,即使归诸内心,它的目的还是要把握人的思想、心理与性格的特点与规律,而这正是叙事作品创作所需把握的重点之一。而且,在具体的评点中,“格物致知”在金圣叹那里也往往用来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因此,宽泛地说,金圣叹的“格物致知”是作者把握包括人的主观精神在内的外部世界的重要方法,主要是相对于作者之外的客观世界说的。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