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断章》为例,构建“篇—史—专题”新诗教学方法

作者:王淑萍 更新时间:2013-03-29 21:4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新诗 断章 教学法
【职称论文摘要】
 摘 要:在大学语文教材新诗选篇数量不足的背景下,笔者思考并尝试了一种“篇—史—专题”新诗教学法。本文以《断章》为例,运用发散性思维,以篇带史、形成线索,以篇为原点、赏析文本,以面为拓展、引出专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追求“感受-思辨-创造”的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语文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出版了不计其数的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轰轰烈烈在全国普遍推广的成绩。但在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在选篇上的不平衡和不匀齐导致新诗选篇数量的不足。为了加强诗歌教学的力度,在外界条件还未成熟之际,如何依据教材而采用适当的诗歌教学方法,使教材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值得我们考究的问题。下面我们以《断章》为例,构建“篇—史—专题”新诗教学方法,或许能够给以启示。
  所谓“篇—史—专题”新诗教学方法,即运用发散性思维,以教材选篇为原点,从纵向展开其对应阶段的文学史的回忆并从横向展开与其相关的诗学论题,其具体步骤是以篇带史、形成线索,以篇为原点、赏析文本,以面为拓展、引出专题的新诗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和学科背景。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教师,有着学科背景的有力支持,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处理就可能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些。卞之琳作为我国30年代最著名的现代诗人,《断章》是他的广为人知的经典篇章。“读—写—讲—评”这一的传统方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然而,如果大学语文教师缺乏学科背景的支撑,在课堂中还仅仅停留在这个过程上,就显得肤浅而不深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不仅能够铺陈内容,高山仰止,而且能够旁通古今,俯视全观。我们如何把这首人们熟知的作品讲出它新意与深刻,是我们大学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
  目标。
  笔者在讲《大学语文》中的《断章》时,就采用辐射型思维方式,以点带面,以篇带史,从旧诗到新诗,从抒情诗到知性诗。新诗的发生与成立有其背后的社会性因素,同时也还是一个历史扩张与自我建构的过程,在传统/现代、新/旧的二元对立中,排斥其他的诗歌实践,从而开创了“另一个审美空间”。新诗的“新”,表现在语言、体式上,新在功能的现代转换上,同时也新在意义和新的美学追求之中:功能的现代转换、诗形(诗体)的变化、阅读程式的不同、新诗对内在主体性的努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新诗创造性想象对旧诗的瓦解。这些很理论化的东西如何转化为感性的东西,也需要教师用心去处理。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首先,把为同学们所熟悉的郭沫若和喜爱的徐志摩的诗拿出来,比如《晨安》和《再别康桥》,请喜好诗歌的同学来朗读,充分发挥读者主体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朗诵富有激情,或抑扬顿挫,或婉转流畅,声情并茂,诗声斐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是如何在音顿、音步、节奏的安排中造成新诗内在的韵律与音乐性,研究字与字间互相共鸣的关系,体味诗人是如何通过提炼诗歌语言而传达出为语言所统治的整个感觉世界和新诗的现代意蕴。同时提出问题思考:阅读和聆听郭沫若的诗歌感受是什么?阅读和聆听徐志摩的诗歌感受又怎样?
  然后,再请一位喜好诗歌的同学来朗读一首现代派起点诗作——戴望舒《我的记忆》。再问学生: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怎样。这时同学们忽然发见原来同样是新诗,情感的处理却差距却如此之大:原来自由体诗一泻千里的激动的情感的抒发隐藏起来了,康桥那“彩虹似的梦”也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低回的沉思和对生命的思索,新诗在发展的历程中有了如此大的跨越:避免情感的抒写,追求智慧的凝聚;体现深邃的智性与生动的感性的融合;在平淡中暗示深刻,追求平常与深刻的统一;生活化物象的采取;口语的大量运用;平实的叙述调子以及戏剧化手法的运用。通过朗读,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现代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有了这个基础,再把卞之琳放置在新诗发展的长河中去观照,突出文艺理论家刘西渭和诗人自己对于诗歌的不同理解。分析意象特征,体味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此诗的意象是刹那性的,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此诗中的第二人称“你”并非专指,而可泛指所有的你我他,从而具有普泛性的意义。在此诗中,“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之间是可随意互换的,这反映出世间的事物、人物乃至风景都是相互依存、互为主客体的。在世间,任何事物都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正是中国式的智慧和禅境的表现。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三十四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一种人生的无奈的悲哀,理解新诗的“知性”之特点,进一步理解现代新诗的“现代性”。卞之琳本人对本诗的理解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刘西渭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
  这又如何解释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对刘西渭先生和卞之琳的辩白该怎样看呢?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凡优秀诗作都不是平面展开的,而具有多个层面,这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每个解都是方程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出于解题者纯主观的想像。同时这种不可穷尽性也只有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从而在诗歌中会有全然不同的发现。这样说来,卞之琳先生的自白我们当然应重视,我们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表达一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念,便是充分考虑到卞之琳先生的自白的。那么对此诗的理解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诗人的见解呢?当然可以。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刘西渭先生透过诗中的两个“装饰”,悟出了诗中蕴含的“说不尽的悲哀”,也尽可以有他的自由。正像刘西渭所宣称的:“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这样不给出只求一面的分析理解,而是给出读者与诗人的对于诗篇的理解差异,从而体会读者之于作品的开放性阅读;也可以由此展开联想引出余光中《连环》一诗,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思维力,开阔视野,辐射相关,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