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造

作者:周楠 更新时间:2015-07-22 15:1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环境,河南,
【职称论文摘要】
在清代,人们已经比较深刻的认识到森林植被遭破坏,水利失修所带来的水土流失、沙碱、旱涝等一系列恶果。为改善生态环境,他们在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对河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河南生态环境总体上仍朝着恶化的方向演进。

         

一、清代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在古代,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并未能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问题,但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深化的,有些认识已经和现代非常接近。对于在山区持续的破坏森林、耕垦山坡,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灾害频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人们早就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汉书·禹贡传》中说,“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以上”,“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藏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禁时,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明神宗万历年间,宁陵吕坤在谈到山地开发存在的问题时说:“贫民砍荒山,斫古岭,虽有三五亩新开之地,然石根土薄,旱则先枯,涝则雨冲,一时虽有青苗,久后仍成废弃。”[1]
清代山垦的大发展,森林的乱砍滥伐,林木破坏所造成的恶果明显多于前代。特别是一些愚昧贪婪之辈和迫于生存压力入山的流民、棚民大肆破坏天然林,造成生态环境失衡,使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对此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人口》中写道“不数年间群山尽赭。…… 山木既尽,无以缩水,溪源渐涸,田里多荒”。在清代徽州的《驱除棚害记碑》中,有人对森林的破坏后童山濯濯、水源枯竭、河道淤塞及其引起的林木匮乏、灾荒饥馑、粮价上涨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伐茂林,挖根株,山成濯濯,萌蘖不生,樵采无地,为害一也;山赖树木为荫,荫去则雨露无滋,泥土枯稿,蒙泉易竭。虽时非亢早,而源涸流微,不足以资灌溉,以至频年岁比不登,民苦饥谨,为害二也;山遭锄挖,泥土松浮,遇雨倾泻,淤塞河道。水运艰辛,米价腾贵,为害三也。”清人梅亮在《书棚民事》中记述他在安徽宣城调查乡人后了解到开山垦荒前后的截然不同的情况:“皆言未开之山,土石坚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滴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灌溉。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俱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许多普通百姓已经认识到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旱涝的功效,并且意识到山林被开垦后,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易旱易涝的不良后果。清人鲁士骥在《备荒管见》中说:“凡田地之肥瘠,视山原之美恶,若其山多草木,郁积磅礴,其泉流必厚,而田受其滋。否则春秋多骤雨,沙石随之而下,田虽本肥,受害既深,亦从而瘾矣”。在河南这样的认识同样存在,如道光《舞阳县志》指出:“先时林密土厚,遇雨即可消纳,今樵采者众,掘及根亥,以致土松,随流而下,河身上源,尽被淤浅。”[3]咸丰五年(1855年),巩县核桃园乡五指岭人刻石立碑陈述滥采乱伐林木的后果:“平定寺官坡,林麓荟蔚,昔日固尝美焉。但伐不以时,则山虽犹是,而今与昔异焉。何也?根宜养也,而人偏斩其根,木宜植也,而今辄拔其本。”[4]这些分析都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人们不仅对破坏森林的后果有了深刻的认识是,而且阐明了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生态效益。康熙年间,河南按察司佥事俞森撰《种树说》提出种树有八利:“一亩之地树谷得二石止矣,一亩之地而树木且十百计矣,十百之所入不数十石乎?其利一也;岁有水旱,菽麦易伤,榛栗棘柿不俱伤也,年丰而贩易,岁凶则疗饥,其利二也;贫人无薪,至拾鸟粪掘草根,种树则落其实,而取其材,何忧无樵苏之具,其利三也;造屋无木,以土墼为屋基,上覆草泥以避风雨,天雨稍久,比屋皆颓,率多露处,种树则上之可以建楼,居下亦不致同土偶,其利四也;树少则无器具,生无以为日用,死无以为棺椁,种树则材木不可胜用,其利五也;豫土不坚,濒河善溃,转徙数里习以为常,若沿河栽柳,列树成行,修竹茂材所在都是,则根株纠结已无隙地,堤根牢固,何处可冲,其利六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三代之时齐鲁三晋之区无处不有也,故宅不毛者有里布,今皆移之吴越,余观汴梁四野之桑,高大之若吴越远不逮也,若比户皆桑,大讲蚕务,可兼吴越之利,复三古之风,其利七也;五行之用不克不生,今两河南北树木稀少,木不克土,土性轻扬,尽成沙砾,人物粗猛,日远雅训,若树木繁多,则土不飞腾,人还秀饬,其利八也。”[5]这段话已经从经济效益、防止灾荒、固堤防冲、防尘固沙等方面对植树造林将会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好处,雍正时,河南巡抚田文镜也曾着重指出:“多植桑枣,令其繁衍,俟其根深蒂固,可以坚土,枝多叶茂,可以蔽风。庶几沙土凝结,以免随风轻扬,尚堪耕种。”[6]清人鲁士骥曾专门针对河南的情况说:“必也使民樵采以时,而广畜巨木,郁为茂林,则上承雨露,下滋泉脉,雨潦时降,甘泉奔注,而田以肥美矣。”[7]其它从散见于当时各地方志中众多的记载可以得到证明,如嵩县人提出:“种草栽树,可以固堤,可以制水。”[8]“凡山皆可封殖,栽松种竹,土石自固,利益自众”。[9]此外,人们还认识到种草可以保持水土,“采草子,乘春初稍锄,处处密种,俟其畅茂,虽雨淋不能刷土矣”。[10]
上述事例说明清代人们不仅认识到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减轻灾害的作用,而且还较全面地认识到森林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美化环境的功能。科学地阐明了水土与森林植被之间互相依赖、互利互存的辨证关系,与我们今天的科学知识不谋而合。类似的认识在一些护林碑上也有表现。咸丰年间,内黄人将“飞沙流行,田园荒芜,五谷不生”的认识,刻石树碑。这样的认识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其指导意义。

        

二、植树造林


河南境内的植树造林活动历史悠久,最迟在汉代就已经有造林活动。到了清代,清政府和一些地方官员继续提倡和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雍正皇帝就曾经饬令地方官劝督民众在舍旁、田畔以及荒山不可耕种之处,“量度土宜,种植树木,桑柘可以饲蚕,枣栗可以佐食,柏桐可以资用,即榛楛杂木,亦可以供炊爨,其令有司督率指畵课令种植”。为防止地方政府官员因植树关系政绩考评对百姓勒逼过严,而出现扰民的问题。雍正五年,朝廷要求各地方官必须“详论劝导,令其鼓舞从事”,“不得绳之以法”。应该“切加晓谕,不时劝课,使小民踊跃兴作”。(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