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在性别叙事中的男性形象比较(3)

作者:王雁 更新时间:2014-11-05 12:5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电影;姜文;男性形象;叙事
【职称论文摘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很多是借鉴了《美国往事》的,比如关于少年窥视的细节处理,美国往事中,少年面条在库房中窥视黛布拉跳舞,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童年马小军趴在窗子上窥视教室中的小姑娘。窥视体现了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很多是借鉴了《美国往事》的,比如关于少年窥视的细节处理,美国往事中,少年面条在库房中窥视黛布拉跳舞,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童年马小军趴在窗子上窥视教室中的小姑娘。窥视体现了人类对他者的欲望,而又变现了人类自身的怯懦,不能直接面对他者,更不能直接面对自己。于是我们就将看改为了窥视,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每一种窥视都和性有关。后来,面条和马小军都强暴了自己他们心中的天使,而且是极其粗鲁地,这不只是少年对女性的渴望,更多的是对女性的占有和报复,同时这是男性对爱情的绝望,也是少年走向成熟的洗礼。在这一点上,《阳光灿烂的日子》完全和《美国往事》在内质上相同的,而且使用的电影手段都几乎相同。
  二、不同电影语境中的男性形象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阳光灿烂的日子》对《美国往事》在电影语言方面的借鉴,但这并不是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对《美国往事》的简单复制,阳光永远是姜文的,阳光里姜文鲜明的性格,那个放弃历史的历史叙事者依然伫立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个镜头都在诠释他的立场,包括所有的回忆和旁白。
  (一)摄影角度上的相似之处
  正如刚刚说过的窥视少女跳舞的场景,面条通过一个库房的一个缺口窥视黛布拉,镜头先是面条的一个近景,接着是库房里的全景镜头,然后是黛布拉的近景镜头。视角都是从面条的主观出发的。而《阳光灿烂的日子》,近乎完全与此相同。马小军趴在教室外面的窗台上的特写镜头,接下来是教室里跳舞者的特写,然后是舞蹈者的近景。在中间全景镜头的叙事时,连光线处理都近乎一样,本来在《美国往事》里,库房的光源来自屋顶的窗户,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光源是在侧面的窗子,但是我们能从电影中看到有辅助光来自上方,这是姜文刻意增加了的。客观的叙事者总是强调有光就要有光源,有光源就应该有光源的依据,而姜文的光总是像上帝观照,忽如其来,又悄然无息。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第一次看见画中人的场景设置可以说是姜文第一次当导演的神来之笔了。关于这段原著小说《动物凶猛》是这样描写的:
  我不记得当时房间里是否有一种使人痴迷的馥郁香气,印象里是有的,她在一副银色的有机玻璃相框内笑吟吟的望着我,香气从她那个方向的某个角落里逸放出来。她十分鲜艳,以致使我明知道那画面上没有花,仍有睹视花丛的感觉。我有清楚的印象她穿的是泳装,虽然此事她后来一再否认……但我还是无法抹煞我的第一印象,为什么我会对她的肩膀,大腿及其皮肤的润泽有如此切肤的感受?难道不是只有在夏日的海滩上的阳光下才会造成如此夺目、对比鲜明,高清晰度的强烈效果……
  ……
  黄昏,我才从那幢楼里怏怏不乐的出来,与下班下学的大人小孩擦肩而过,我们班的一位也住在这幢楼里的女同学看到我从楼里出来,停住脚若有所思地望着我。
  那个黄昏,我已经丧失了对外部世界的正常反应,视野有多大,她的形象便有多大,想象力有多丰富,她的神情就有多少种暗示……[6]
  文学与电影的表意手段有巨大的差异,文学擅长于表现一种感受,状态或者情绪,有关心理活动的描述都是通过阅读产生联想后实现的。而电影是个具象的造型艺术,就是以视觉的和听觉的感官来接受。
  我们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这个段落的分镜头剧本:
  13 米兰家
  镜头216:中景 马下军举着望远镜在室内旋转。
  镜头217:近景 房间在旋转。
  镜头218:全景 马小军调转望远镜。
  镜头219:近景 房间在旋转。
  镜头220:近景 马小军举着望远镜在房间旋转。
  镜头221:近景 墙在旋转。
  镜头222:近景 马小军发现什么,停止旋转。
  镜头223:近景 钟表在摆动。
  镜头224:近景 马小军迷惑的目光
  镜头225:全景 屋子。
  镜头226:中景 马小军用望远镜在寻找。
  镜头227:近景 一张微笑的脸。
  镜头228:近景 马小军放下望远镜观看。
  镜头229:全景 里屋。
  镜头330:近景 马小军举着望远镜寻找。
  镜头231:近景 一张微笑的脸。
  镜头232:近景 马小军放下望远镜。
  镜头233:近景 里屋。
  镜头234:近景 马小军举着望远镜往里屋走。
  镜头235:中景 马小军往前走。
  镜头236:近景 马小军碰到了床,抬头望去。
  镜头237:近景 蚊帐后一张笑脸,马小军将文章撩起。
  镜头238:近景 马小军注视着画外的照片。
  镜头239:特写 一张笑脸。
  镜头240:全景 马小军站在外屋。
  镜头241:近景 马小军举起望远镜。
  镜头242:特写 一张微笑的脸[1]。
  这个段落的核心就是马小军第一次看见米兰是在画中,不是具体人物。导演采用虚实相间,晃动的镜头语言实现了从想象到现实,从现实到想象的不断转变。而且姜文在此使用了一个效果非常独特的道具—单筒望远镜,将一切不可能通过望远镜变成了可能,又将原本清晰的房间,通过望远镜的焦距的虚实变得模糊不定,使真实的场景在道具的帮助下变得扑朔迷离,像梦境一般。这是姜文最高明之处,成功的将文学的表述转化成了具象的,又具有诗意的特征。当然,对此,光线和音乐以及表演都功不可没。
  (二)影片剪辑上的相似之处
  比如在《美国往事》里,面条照镜子的镜头,面条走进镜子,转接面条的脸出现在镜子里的特写镜头,这时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几近沧桑的面条了,时光过去了35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和同伴们在操场扔书包,童年的马小军将书包抛弃的中景镜头,接书包在天空飞翔的全景镜头,再接少年马小军接书包的近景镜头,这时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小伙子,这时马小军从稚嫩的童年变成了少年,两部电影在时空转化中都是出神入化,但又异曲同工。从镜头运用和视觉习惯上,《美国往事》更高明,因为美国往事使用的道具是镜子,镜子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妙用,美国往事此时的使用就非常的到位,镜子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途径,拉康说镜子将主体与他者分离和牵连。电影本身就有镜子的属性,通过对镜子的凝视我们看到了自己,通过对电影的凝视我们看到了他者——另一个自我。而且,通过镜子对光线的折射,面条不仅能看到自己,而且看到了他的身后,我们就躲在主人公的身后窥视着。这样通过镜子,观众在心理上和主人公是对视的。剪切更为方便,而突如其来的视觉转变,超越了观众的心理接受。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因为有一个过场的镜头,即书包在天空飞起的镜头,观众就有了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在以往的电影中使用剪辑的手段来压缩时间是非常常见的,在这一方面,观众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观影体验,多一个镜头就等于给了观众3至5秒的时间,这样就减弱了视觉带给心理的冲击。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