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与超象(3)

作者:于茀 更新时间:2010-11-01 10:2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文学;审美经验;意象;超象
【职称论文摘要】
有人在意象范围说明超象问题,认为超象是意象的一个特征,这当然也可以。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超象当做一种象,一种更高的象,表面看来它是无形的,但它是具体存在的,所谓大象无形。中国古人把超象的具体性称为象外之象


  有人在“意象”范围说明“超象”问题,认为超象是意象的一个特征,这当然也可以。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超象”当做一种“象”,一种更高的象,表面看来它是无形的,但它是具体存在的,所谓“大象无形”。中国古人把超象的具体性称为“象外之象”: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司空图《与极浦书》)
  所谓“超象”,是中国古典诗人所创造的诗的一种境界,还是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过去很多人都认为“象外之象”,只是中国古代一些诗人所创造的诗境。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我们认识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时,往往把文学艺术与科学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认为意象或形象是文学的特征。但是,从文学艺术自身来看,就“言”与“象”的关系来说,“象”是“体”,而“言”是“用”,就“象”与“意”的关系来说,“意”是“体”,而“言”是“用”。即所谓言象者筌蹄也。正如概念命题是科学理论的表达工具,但它并不是理论本身,更不是科学本身。形象或意象只是作家传达审美经验的工具,作家要通过具体的意象而达到一般和普遍,通过有限而达到无限,通过物质而达到精神。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文学又是超象的。因此,我们认为,超象对于深入认识文学艺术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普遍的理论意义。
严羽对文学艺术从意象到超象,从有限到无限,有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有的人认为严羽以禅喻诗,甚至以为他所说的是禅境。其实,严羽的观点触及了文学的本质方面。文学艺术不是弃绝一切“知”的空门顿悟,文学艺术与学识、知识、理性并不是矛盾的,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建立在学识、知识、理性的基础上。但是,文学不能以抽象的概念语言为手段,不能把才学和理性知识直接作为传达的对象,而是用意象来传达精神世界的美感经验,而且,成功的文学意象,必须把精神世界美感经验的深奥和复杂充分传达出来。
  “象”,仍然带有“物”的成分,司空图认为,只有“超以象外”,才能“得其环中”;只有“持之非强”,才能“来之无穷”(《二十四诗品·雄浑》),此乃深明之论。
  所谓超象,并不是否定象,或不要象,而是不拘泥于象,这对作家或读者来说都是如此。实际上,“体”与“用”是难以截然分开的。象与超象,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离开意象,何来超象?而拘泥于意象,必然与文学艺术相去甚远。
  但是,必须注意,说意象犹如筌蹄,只是析而言之。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作家用意象所构造的有生命的世界,意象与作家的审美经验是浑然一体的,是美的呈现,是美感经验的传达。以说理比喻之意象来类比文学艺术之意象,是不得要领的,是对文学艺术的贬低。王弼所谓,只要“象类”,“何必牛马”,对于说理的比喻,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文学意象的从具体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决不是修辞学意义上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之类。钱锺书先生对此作了精深的辨析:
  《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故谓之象。”是“象”也,大似维果所谓以想象体示概念。盖与诗歌之讬物寓旨,理有相通。……然二者貌同而心异,不可不辨也。
  理赜义玄,说理陈义者取譬于近,假象于实……古今说理,比比皆然。……至以譬喻为致知之具……《易》之有象,取譬明理也,“所以喻道,而非道也”。求道之能喻而理之能明,初不拘泥于某象,变其象也可;及道之既喻而理之既明,亦不恋着于象,舍象也可。到岸舍筏、见月忽指、获鱼兔而弃筌蹄,胥得意忘言之谓也。词章之拟象比喻则异乎是。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非诗矣。故《易》之拟象不即,指示意义之符(sign)也;《诗》之比喻不离,体示意义之迹(icon)也。不即者可以取代,不离者勿容更张。[3](P11-12)
  钱锺书先生敏锐地看到了文学意象与所传达的内容的浑然一体,文学艺术正是凭借语言,凭借意象,“体示”了概念命题所不可言说的审美经验世界,这也就是以有限“体示”无限,以有形“体示”无形,由物质而达于精神。所谓的超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的。
  
  参 考 文 献
  [1]王弼. 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叶维廉. 中国诗学[M]. 北京:三联书店,1992.
  [3]钱锺书. 管锥编,第1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