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3)

作者:巫文强 更新时间:2010-09-15 09:5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中国经济失衡;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人的发展经济学;生产与消费平
【职称论文摘要】
然而,中国目前的问题是,直接对应于生活消费品的这部分个人劳动收入部分占的比例太少,而非直接对应于生活消费的收入部分占的比例太大。这就是市场上一些生活消费品如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虽然采取各种手段促销,却还有很


  然而,中国目前的问题是,直接对应于生活消费品的这部分——个人劳动收入部分占的比例太少,而非直接对应于生活消费的收入部分占的比例太大。这就是市场上一些生活消费品如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虽然采取各种手段促销,却还有很多人无钱购买的原因。以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乡镇企业8.4127万亿元的增加值中,政府税收为8765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为1.583万亿元,还有5.9532万亿元的增加值是企业支配。在1.5451亿人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人均劳动报酬1.0245万元,相当于人均创造增加值5.4448万元的18.82%。④又以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702万亿元,而当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3.5507亿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则为4.2488亿人,那么,当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8356.95元。而2008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为28.0343万亿元,人均7.895429万元。如果在3.5507亿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减去2008年平均月工资1155.6元(年均1.38672万元,是全国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的17.56%)的1.4041亿外出农民工的劳动报酬1.9471万亿元(占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28.0343万亿元的6.95%),⑤2.1466亿人的城镇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名下的增加值就更多了,人均12.1528万元。⑥可是,2008年全国城镇职工工资人均只有2.9229万元,占增加值的22.38%,总数为6.2743万亿元。外出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和城镇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工资合计占全国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29.33%。
  上述数据表明,除了少数被平均掉的高工资人员外,2008年我国初次分配中,可能不用于消费或不与生活消费直接相关的增加值实在太多,与之相对应的消费品被大量积压是在所难免的。中国生产与消费不平衡的格局客观上由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不合理来决定了。
  
  三、以生产与消费不平衡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失衡源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缺陷
  
  (一)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缺陷导致经济失衡的机理
  笔者认为,不管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或者按照中央文件的提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与消费平衡的规律都是要遵循的。马克思100多年前揭示的这个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适合于一切的社会形态中的生产方式。然而,中国在向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要否定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把原来计划经济强调的生产与消费平衡看作是可以不用太认真坚持的东西,在实行市场经济生产方式的制度安排中,生产与消费平衡问题逐步被忽视,甚至不予理会。应该说,实行市场经济,生产与消费平衡问题比实行计划经济更显重要,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以生产与消费平衡为基础的,一切生产计划都是要围绕生产与消费平衡来制定和实施;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主体有很强的自发性,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必须对市场主体的自发性加以约束,否则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发挥不好。遗憾的是,这一点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初,乃至当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由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决定着的生产与消费不平衡,至今没有被经济理论界给予足够的关注,更遑论指导实践了。
  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名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把农村发展放在体系外的发展。⑦按照生产与消费平衡的规律,农村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主要体现为第一产业的生产,2008年它的增加值只占全部增加值的10.73%,平均每个劳动力的增加值仅为8356.95元。如果把第一产业增加值全部看作从业人员的劳动收入的话,分别是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报酬和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81.57%、60.26%、28.59%。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与第二、三产业人均创造的增加值进行对比,第一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是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34%,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10.58%。由于农村自产自销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可靠数据难获取、作假容易且不会被追究责任,第一产业增加值数字的可靠性从来都是个问题。抛开统计的虚假成分不论,就以目前的数据来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中国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对农村发展的忽略程度是非常严重的。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低,其实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即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把第一产业看作是与第二、三产业共进退的主要产业,表现在劳动用工和商品价值创造与第二、三产业采用两个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其中最典型的是至今没有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全国劳动力就业体系统一计量,农村的农业生产单位不看作是市场主体、不具有法人地位,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价格被人为压低,农村的农业产品价值是测算出来的而非实际统计数。一句话,中国农村的农业是地地道道的小农经济,在与城市市场经济对接时,随意性很大。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劳动剩余与增加值构成的关系中,如果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部分的价值都要在商品交换中得到补偿和替换的话,下面的等式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基础。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劳动剩余=不变资本+增加值
  其中,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劳动剩余仍分别用c、v、m表示,增加值用R表示,则有:
  v+m=R
  那么,2008年第一产业的情况是:
  v+m=33702亿元
  事实上,第一产业可以看作没有劳动剩余,即m=0。因为2008年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分别只相当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报酬和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81.57%、60.26%和28.59%。把第一产业增加值全部看成是劳动剩余为零,2008年全国从业人员报酬(或工资)的总数是11.5916万亿元,从业人员7.748亿人,人均1.4961万元,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高出6604.05元。即如果把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全部看作是劳动者自己的劳动报酬,其人均数量也仅相当于全国从业人员人均报酬(或工资)的55.86%。在这样的水平下,相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第一产业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水平极低,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及其依靠第一产业生存的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水平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水平。把必须进行第一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考虑进去,应有的水平还要更低。在国家的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现存格局下,第一产业各个部分的价值在与第二、三产业各个部分的商品交换时必定出现严重的困难,而第二、三产业各个部分的价值在与第一产业各个部分的商品交换时却非常容易。
  2008年第二、三产业的情况是:
  v+m=280343亿元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