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南北问题”(6)

作者:刘超 更新时间:2011-02-26 16:2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南北问题;人才流动;制度设计;知识共同体;两栖人。
【职称论文摘要】
一般地说,这些代表人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素质,如:现代训练、国际视野、专业修养、入世精神、人格魅力、现实资源。大学独立,教授治校等当然是众所追求的价值,但其实现,却不能完全依赖于高调的道德,而需依赖于现


  一般地说,这些代表人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素质,如:现代训练、国际视野、专业修养、入世精神、人格魅力、现实资源。“大学独立,教授治校”等当然是众所追求的价值,但其实现,却不能完全依赖于高调的道德,而需依赖于现实的资源。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的现代中国,“潜规则”仍有其特殊重要性。尤其是非常时期,需非常之人、非常资源。日后北大清华之发展,也离不开主事者的现实资源。
  民国时期许多自由主义文化人都为当局所不喜,但他们之所以仍然能够在右翼力量的压制之下生存、发展并屡有建树,其实这都与这批两栖人的庇佑分不开。
  故此,南北大学的崛起和现代中国知识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得力于专业知识分子(纯学院中人)的专业创造,也得力于这批两栖人物的入世精神和人格风范尤其是其现实资源。
  
  七、“南北问题”之后
  
  南北问题之发源与进展,表现是人才的南北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南北大学互动;而其实质,乃是现代知识共同体之形成和生长的过程,是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是“学术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中外知识共同体的互动过程。这一切,得力于留学生、尤其是庚款生。而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史的命题,亦是一个学术史、思想史的问题。
  经过1920年代中后期的复杂运作和演化,19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与“五四”时期的情势有了显著的差异。大学格局方面,打破了北大一家独大之势,形成了北大、清华、中大三足鼎立的格局,催生了多元化的学术格局。在学科层面,也实现了单纯的“文史之学”向多学科交错并立的现代学科体系的过渡。相应的在人脉格局上也打破了留日派教授的一统天下,欧美派教授迅速主流化,掌握了学院体制的主导权;尤其突出地体现为庚款生取代了原太炎门生等的核心位置;而自由主义思想亦占据主要地位;“专家”渐多,“通人”日少。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知识界已完成现代转型,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共同体,专业知识分子亦迅速主流化。这相对于191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已有根本转向。而这一转向,恰恰是发生在1920年代。在1920年代中后期的短短几年内,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两个人才涌动的高潮潜流,先是由北而南,继则由南而北。一个来回下来,南北各大名校先后崛起,出现了南北两个名校群,一度消沉的北大也趁此良机东山再起;内在头面人物,绝大部分都是庚款生。
  上述转型,核心的内在理路是从“文史之学”向现代学术的转化;其相应表征主要有二:一是大学本身的办学理念、制度设计、系科建制、师资结构和课程安排等(有形);二是学人与大学之间的具体关系(无形)。这也正是所谓从“章太炎”到“胡适”的历史嬗递”[50]。总体说来,作为旧派留日生的章,更多地属于旧派通人,史前期庚款生胡适则偏向于过渡性人物(同时亦是末代通人),其后的庚款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派学人(第一代专家)。大致说来,三者分别是“旧中开新”“新旧并重”,“以新为主”——与此相应的是,中国知识共同体之现代转型,则是始于北大、进于东大、成于清华。
  1931年,庚款出身的蒋梦麟、胡适再度北上,履新于北大,清理了桐城派残部和太炎门生主力,大量延聘和重用新派名流尤其是欧美派教授;其校长、院长、系主任等各级领导基本变为清一色的留美生。自此,北大与中大、清华等后起大学一样,迅速完成了向“欧美派化”的转型,走出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草创时代”。赶巧的是,蒋、胡刚刚将留日派势力清理出北大,日军却已逼近北平(笔者对此已另文详论)。
  故此,所谓“南北问题,实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政治文化问题。它所反映的,绝不止是“地缘和流派”间的对垒和分殊,而是近代中国文化之间多元共生和良性互动的有力明证,亦是民国师资能够自由流动的明证。正是这一优越的条件,使得民国的几代学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最优资源,有重点、有秩序地通力合作振兴各个名校,短期内奠定中国现代学科体系,建成高水平的大学群,形成多元的有活力有包容性的知识共同体。然而,这一共同体终究未能经受抗战后长期纵深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它大致发端于民初,成型于战前,而终结于民末。由于国内外政治态势遽变,国内知识生态亦根本逆转,这一知识共同体因之瓦解,“南北问题”亦遽尔终结。原有布局和许多相应的传统,亦未赓续下去。
  1937年,面对强敌入侵,身为学界领袖的胡适对翁文灏大发牢骚:“此时我所焦虑的是:兴学五十年,至今无一个权威政治学者,无一个大法官,无一个法理学家,无一个思想家。”[51]可时隔二十余年,已移步台岛的胡适却不无怀恋起来:“记得二十余年前,中日战事没有发生时,从北平到广东,从上海到成都,差不多有一百多所的公私立大学,当时每一个大学的师生都在埋头研究,假如没有日本的侵略,敢说我国在今日世界的学术境域中,一定占着一席重要的地位”[52]。此中意涵,堪可玩味。如此心态,绝非孤例,实有相当代表性。罗家伦、冯友兰等人也曾有此类言说。抗战前对现实极为不满,抗战后却转而怀念战前那“黄金般的日子”,也是历史演进中的又一吊诡(paradox)罢。[37]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第125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留欧(含苏)者,当在2万以上,1906-1961年间,获博士学位者1920人,其中德国32人,法国581人,英国346人。参前揭王著,90页。
  [38]曹云祥:《清华学校只过去现在即将来》,载《清华周刊》清华十周年纪念增刊,1926年3月。
  [39]教育部编:《二十一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第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作为强邻的日本,对南京国民政府治下中国大学的显著发展亦深表关切,参德田六郎:《支那教育の再建》,载《帝国教育》(东京)1934年9月号。
  [40]可参Stacey Bieler ,Patriots or Traitors ?:A Hi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 M.E. Sharpe, 2009。
  [41] 如在1934年度,教员有7200余人(副教授以上3234人),曾留学者3856,占全数之53.52%,参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