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草原制度习俗文化的传承与革新(3)

作者:石双柱 更新时间:2015-01-22 18:0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城镇化;草原文化;制度习俗文化;传承与革新
【职称论文摘要】
2.3 蒙古民族社会交往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 蒙古民族的社会交往方式所体现的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日常礼仪社会习俗、婚丧嫁娶社会习俗、节庆游艺社会习俗、禁忌祭祀社会习俗等


  2.3 蒙古民族社会交往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
  蒙古民族的社会交往方式所体现的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日常礼仪社会习俗、婚丧嫁娶社会习俗、节庆游艺社会习俗、禁忌祭祀社会习俗等方面。诸如,不论相识与否,草原民族对所遇见的客人都给予无私的关爱,热情接待。他们不但对人以礼相待,而且要时刻礼待天地神灵、畜群等。这在日常生活中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例如,在饮酒前,他们会端起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着酒上下弹点三下,其意在:敬天、敬地、敬火神(祖先)。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向他们请安。称呼老者不能直呼其名,要用尊称。婚丧嫁娶社会习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蒙古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态学特征。例如:葬礼极为简单,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写道:“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行,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
  因此可以概括地说,蒙古族的文化内核有着两个基本特征:自然神灵敬畏与生态伦理敬畏⑩。神灵敬畏,既是自然的,又是伦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文明意识主导的文化。他们把这种意识贯穿到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因而,使得蒙古民族形成了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甚至于敬畏自然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他们的生态伦理历史实践,成功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在共同的自然环境中和谐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表现了这一族群文化超前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核心是尊崇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这应该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尺度,无论是经济的农业、工业、商业活动,还是政治的制度设计、社会管理、发展战略,或是文化的各种活动,无一例外,都应接受这一价值尺度的制约。

       3 草原制度习俗文化对城镇化的调适
  草原制度习俗文化在当代的经济形式就是游牧畜牧业(游牧文化),因此,草原文化区也可以称之为游牧区或简称牧区。城镇化进程在草原文化区扩张,主要体现在两个进程,一是土地空间(草原)的城镇化,即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城镇体系的形成,公路、铁路等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网络在草原地区的覆盖;二是城镇式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主要是市场经济基础上工商业化生产方式和聚集定居的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第一个进程改变了草原的自然生态面貌,城镇人工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导致草原从完全单一的自然生态环境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结构的生态环境。第二个进程则改变了牧区居民的生存方式,即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精神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都受到了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尤其是游牧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向现代化(工商业化)的方式转变。
  我们以新巴尔虎左旗的巴音塔拉嘎查作为观测实例,总结分析城镇化进程在草原文化区(牧区)对制度习俗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新巴尔虎左旗简称东旗,地处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草原西南端。总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其中草牧场1.7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林地面积50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境内总人口为40163人,有以巴尔虎部蒙古族为主体的1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7%。全旗辖2个镇、6个苏木,其中阿木古郎镇、嵯岗镇为建制镇,非农业人口21653人,城镇化率54%。而历史上则是一个典型的以草原游牧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巴音塔拉嘎查隶属于阿木古郎镇,位于东旗西南部,土地总面积378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318平方公里,全嘎查居民100%为蒙古族。嘎查畜牧业发展条件比较优越,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牧区建设试点。近年来,城镇化对巴音塔拉嘎查的主要影响就是其所带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家庭牧场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标志,传统靠天养畜的游牧畜牧业正逐渐向现代企业化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最直观的表象为,现代牧区城镇化的定居生活正在取代传统的游牧生活;现代舍饲养畜生产正在取代传统的流动放牧生产;职业化的牧业工人正在取代传统家庭牧民。在此情况之下,即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在牧区的迅速推进,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趋同与民族文化特质的保存已经成为发展中难以回避的矛盾,千百年来与传统生产方式相契合的蒙古族传统制度习俗文化,面临着如何保持与传承的问题。因此,民族经济以城镇化为载体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在此凸现其价值。
  巴音塔拉嘎查是纯传统牧业嘎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构成了巴尔虎蒙古族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类型。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牧区民主改革、草畜双承包等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开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在草原的推进,草原牧民适应现代化文明的发展趋势,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制度习俗文化进行重大调适,这种调适表现为传统制度习俗文化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种调整和适应,简称为调适,实质上是对传统制度习俗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3.1 草原制度习俗文化在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对城镇化影响的调适
  3.1.1 对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调适
  城镇化对巴音塔拉嘎查游牧民的影响是以改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发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牧民们逐渐放弃了世代相传的远距离游牧生产习惯,开始学习和适应半定居放牧的牲畜养殖生产经营方式。如果说传统畜牧业是游牧畜牧业,那么现在的畜牧业可以称之为定居畜牧业,传统靠天养畜的游牧畜牧业逐渐向以设施建设为标志的现代定居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3.1.2 对传统“养苏鲁克”(放苏鲁克)制度的调适
  苏鲁克是蒙古语,原意是畜群,后来指的是一种畜群租放制度。历史上王公贵族、上层喇嘛、旗府、寺庙以劳役形式将畜群交给属民放牧,牧民按一定比例分得增产的仔畜,称为“养苏鲁克”或“放苏鲁克”。商人将畜群租给牧民放牧,也叫“放苏鲁克”。原是一种超经济的强制剥削制度。解放后,改革了旧苏鲁克制度,推行了新的合同制苏鲁克制度,合理地规定了租放牲畜年限和分配仔畜及其他畜产品的比例,实行了牧工牧主两利政策,作为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目前,则成为解决牧区的贫困问题的制度形式,贫困户牧民可以通过牧放嘎查集体的“苏鲁克”获得增加的仔畜而拥有畜群,从而摆脱贫困。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