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二级学院党建管理工作探索与研究

作者:李贵春 王冕 卢路 葛 更新时间:2017-12-04 12:3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党建管理;策略
【职称论文摘要】
校企合作为高校加速发展提供可能性,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其具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育模式改进、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企业平台等优势,同时从人才培養模式构建方式、促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建设教职工成长平台、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党建管理工作特殊性,提出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党建管理工作需要从构建校企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高校教学体制改革进程、提升教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提供广泛社会实践平台等方面构建发展策略,为二级学院党建管理工作与校企合作互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57-03
校企合作办学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不管在教育还是在管理方面都有共同目标和任务。面对社会发展激烈竞争压力,社会各界纷纷改革,进一步将改革开发推向新高潮。教育行业也面临同样问题,大中专院校为谋求自身更长远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有针对性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学校发展能力与前景,在人才培养方面有针对性依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注重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校企合作是一项注重学生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注重资源与信息共享的互惠互利发展模式,其发展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的全新发展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2006年国家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提到,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条意见重点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在国内外众多高校被采纳,中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都带着校企合作的身影,那么接踵而至的问题是校企合作模式在学生、教学模式、教职工、党员等管理方面该如何进行更有效合作。校企合作下二级学院在党建方面始终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仍需在触碰中加深融合,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优势,集中性攻克不足,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和企业合理共享、利用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校企合作优势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和考察发现,校企合作模式根据学校和企业需求会有不同协作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显性有六种,包括订单模式、校企共建基地模式、校企共建园区模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校企联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教集团模式等。[1]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发展来说都具备发展优势,尤其对于高校来说,校企合作能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场所,培养的人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能促进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不断深化改革,同时也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1.1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学校拥有师资、人力资源、活动场所、科研机构、研发团队等,学校是培养社会发展动力所需要的动力形态的组织机构,提供社会所需人力资源,而企业或者市场所具备资源宝包罗万象,首先能提供高效运作环境,也就是实践平台。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往往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过多实践检验,而企业能提供社会实践岗位,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往往受益终身,同时也为其毕业后就业提供更好支撑。学校与企业需要相互融合,学校培养人才输送到企业,企业通过人才创造更多利益,两者相互协作,相互提供自身既有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与学校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
1.2 提升学生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高校以培育输送社会人才为目的,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社会各项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学生就业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李克强总理曾提到:“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宝贝”,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加入。学生就业能力也是考验学校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高校向前发展的需求。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吸收新鲜血液,逐步夯实其基础建设,为做大做强奠定基础。社会与企业都需要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校企合作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合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即成为学校的学生又成为社会、企业的学生,在学校学理论基础知识,在企业、社会学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提高实践能力又能促进其加强理论学习。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企业共同培养下,其综合素质必然有质的飞跃,而企业也更需要优质毕业生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1.3 促进人才培育模式改进
纵观国内外高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教育模式,在不同教育模式发展下衍生出其独特校园文化、学校气质,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特殊的、必要的文化气质。不同教学管理模式,必然带来不同教学模式,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开创新的教学途径,但往往结果还是会回归到教学管理目标中,跟随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解惑,而教学大纲往往不能及时更新。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教学模式变革缓慢,不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信息社会,很多与社会发展匹配专业因教学模式改革不及时,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老套、教学成果滞后等,其培养出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能将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参考当下企业需求,而且还可以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训。教学管理跟不上时代步伐是很多高校面临客观存在的事实,校企合作能帮助学校转换老式教育管理模式,社会前言信息数据加上教学丰富教师,这样组合既能从客观上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也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学管理也是全新挑战。

       1.4 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企业平台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形式,对于教授者——高校教师来说教授能力要求很高。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要求都是具备博士学历或具备高级职称,这是我国多数高校都客观存在的人才竞争压力。高校在引进人才、招聘时更多吸收博士人才,而新引进教师都以学校为主要活动范围,从读书到工作都在学校完成,对于做科研教师具有天然优势,学术氛围浓厚,但高校在科研投入上有具有局限性,为此有重大突出贡献成果相较于社会、科研机构、国家支持项目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高校应该注重教学和科研,教师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做好科研任务,这是大多数高校需求的全能型教师,如果单靠学校力量,教师发展会在科研、培训、交流、研讨等社会性资源上受到一定限制。校企合作模式在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可以进行互补,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阔平台。高校在教师培养上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资源,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教师培养模式,将企业知名管理者或是学者作为发展资源,为学生授课,将大量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将高校教师外派,驻扎企业一线,在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总结实践经验,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校企教师互派、交流座谈、资源共享等环节以此提升教师能力,为其发展空间提供更大可能性和更广阔平台。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