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传承

作者:李啸 谷玉梅 更新时间:2018-11-22 13:5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其,承,内涵,育,庚,乐教,陈,
【职称论文摘要】
陈嘉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和华侨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花费毕生精力与积蓄创建集美学村(集美大学前身)和厦门大学的事迹在我国早已传为佳话。在陈嘉庚的努力下,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开创了中国私立学校举行音乐研究及教育活动的先河。在陈嘉庚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生涯中,音乐教育也一直都贯穿于陈嘉庚的教育理念之中。

       一、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的体现
陈嘉庚先生的毕生追求,即通过兴办教育报效祖国,以尽国民之天职。因此,他对于教育活动的安排及开展十分重视。音乐艺术在陈嘉庚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的重要展示載体。目前来看,陈嘉庚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课程的安排、学科专业的设置、歌曲的创作、校园设施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等音乐教育活动得到呈现的。
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最早呈现在音乐教育课程的安排当中。1913年,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小学,成为了集美学村第一家学校。在他的授意之下,音乐课程与国语、数学等课程一样,同属于必修课行列。1927年,陈嘉庚创立了集美幼稚师范学校。在这所由中国人自办的首家幼儿师范学院里,每一名幼师学生都必须参加为期四年的音乐课程学习。陈嘉庚希望学生们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掌握歌曲的表演及歌唱能力,拉近与幼儿的关系,同时通过掌握音乐欣赏能力来提高人文素养。[1]
在专业建设方面,陈嘉庚于1933年在集美幼师学校中增设了音乐科系。音乐系的学生需要在四年的时间内学习乐理、视唱、音乐史、键盘音乐、作曲、形体、配乐、指挥、合唱等24门课程。[2]从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及专业性上来看,陈嘉庚十分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而学校校歌的创作,则是对于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在陈嘉庚办学期间创作完成的歌曲有两首,分别是《集美学校校歌》以及《厦门大学校歌》。其中,由黄鸿翔作词,许振源选曲改编的《集美学校校歌》 创作于1918年[3];由郑贞文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厦门大学校歌》诞生于1921年。陈嘉庚希望校歌具有凝聚学子精神,鼓舞人们向学之心的重要功能。按照他所提出的意见,这两首歌曲在词曲创作过程当中都对陈嘉庚的教育思想及办学目的进行了阐述。
除此之外,集美学村及厦门大学校园内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的绝佳体现。陈嘉庚认为学校不应只教学生读书识字,还应为学生提供在课外学习其他技能的机会。在当时的集美学村及厦门大学中,都有音乐或戏剧研究会的存在,在校学生可以自由报名参加。此外,学校还会组织各种音乐训练队供学生们发展个人音乐爱好。集美学校的铜乐队以及厦门大学的歌唱队在当时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社团组织。为了鼓励学生们培养自己的课余爱好,陈嘉庚会对各类在校园内举办的课外活动予以补贴,并给予社团组织一定的自治权,使广大嘉庚学子能够在更加自由的空间内成长。[4]
在以校园设施方面,从1920年开始,随着陈嘉庚在海外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集美学村及厦门大学的校园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25年,为了给集美学村学子提供一处专门的音乐活动场所,陈嘉庚专门拨款3000元,修建了一座一层三间的音乐室。这座外形以西式风格为主的,覆有红色屋顶的建筑成为了日后集美学生主要的音乐活动举办地。
二、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
在陈嘉庚看来,音乐课程不应脱离实践需要而存在,学生也不应该仅仅将音乐作为一门谋生的手段。他反对学生进行机械化学习,不愿将学生培养为只知道读死书的无用之人。他曾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不单教其识字而已,其他如知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及其他课外活动,均须注重,与正课相辅相成”。[5]
在陈嘉庚的教育思想当中,音乐教育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陈嘉庚所创立的各级学校中,音乐艺术教育都被视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这种将艺术教育视为学生必备素质的观念,在当时的闽南地区甚至是全中国,都是十分先进的。陈嘉庚音乐教育的具体内涵基本可以总结为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平等博爱,有教无类;寓教于乐,教学合一;忠诚坚毅,爱国爱乡。
首先,中西结合,汇通中外。作为一名启蒙于中国传统私塾,成长于南洋地区,并常年与西方社会交往的杰出华侨领袖,陈嘉庚十分注重并鼓励学生同时从中西方先进文化中汲取知识。在音乐教育方面,他除了不遗余力的引进西方近代音乐教育模式及理念的同时,还同时先后在集美出资成立了南音社、歌仔戏社以及民生乐团等传统艺术培训场所,积极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这种中西合璧,联通中外的思想内涵,是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重要的思想内涵。[6]
其次,平等博爱,有教无类。以平等博爱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是陈嘉庚一贯的办学原则。陈嘉庚初创集美学村之时,很多女性学龄儿童由于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为改变家乡教育环境,同时也为了改变闽南地区传统观念,陈嘉庚于1916年在集美学村内创办了集美女子小学。为促使这些女学生的家庭准许她们前来上学,陈嘉庚在减免她们学费的同时,还给予每名学生每月三元钱的津贴。[7]1931年,陈嘉庚为改善乡民整体文化水平,在集美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为培养合格的乡村教师,集美乡村师范专门将具有“艺术的兴趣”作为其人才培养的宗旨,且规定艺术类课程必须占到总课时量的7.5%。[8]在选择教育对象方面,陈嘉庚明确提出“盖有教无类乃教育之目的”的概念,认为教育应该向社会大众普及,使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9]
另外,寓教于乐,教学合一。陈嘉庚对学校的训育活动提出过明确的要求。他要求学生需要达到康乐活泼的训育标准,同时具有和悦的仪容,具备和乐慈爱的操行。在陈嘉庚的教育理念中,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音乐家或作曲家,而是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以及艺术欣赏水平。因此,在陈嘉庚的要求下,唱歌和欣赏乐曲成为了幼师学校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唱歌,幼师的学生们可以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得到成长。而通过欣赏乐曲,学生们的美学造诣也可以得到逐渐的熏陶,可以在轻松舒缓的环境中建立起追求真善美的情操。除此之外,在陈嘉庚的理念当中,教育的内容也不应限定于书本与科学知识之内,一切的生活常识、劳作技艺也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陈嘉庚及其下属的各位校长,不仅对音乐教育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学科设置上予以照顾,还往往会直接对学生的课外活动予以资助,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受音乐艺术的洗礼。

        最后,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还在于教导人们忠诚坚毅,爱国爱乡。在创立集美学校期间,他将中华文化传统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凝练出了以“诚毅”为主题的校训。除诚毅精神外,陈嘉庚音乐教育思想里还不忘教导人们具备爱国爱乡的情操。作为一名长期在海外地区创业的华侨企业家,陈嘉庚也拥有着深沉的故园之情。在海外艰苦创业之时,陈嘉庚从未忘记位于闽南的家乡集美,也从为忘记仍旧在此艰苦生活的家乡父老。达则兼济天下,在海外创业成功的陈嘉庚第一时间就想到回家乡开办学校,回饋桑梓,足见其对家乡爱恋之深沉。在《集美学校校歌》以及《厦门大学校歌》之中,也处处可见陈嘉庚对于家乡的眷恋。“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这些代表着家乡的地名及景物,充分展现了陈嘉庚通过音乐来表达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