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史论纲

作者:胡仕勇 更新时间:2012-12-27 08:5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分析
【职称论文摘要】
摘要: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个体医疗模式逐渐发展为社会模式,从狭隘的残疾救济到体现正常化要求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历史轨迹梳理,论述了从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到现代社会公平论、公民权、人权观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再到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残障分类(ICF),残障者是指身心功能紊乱和社会意外造成的损伤后果的社会人,而残疾人是指因先天和后天身体机能受损,而造成无法正常生活的病人。在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和其他190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协议,同意采用ICF的划分标准。“残障者”和“残疾人”概念内涵与外延有重叠的地方,但是也有区别。“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正常化”理论的应用语境。“残疾人”是医疗模式下的概念,而“残障者”是社会模式下的概念[1]。“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国际组织与社会思潮的新趋势,评职称发表论文将运用“残障者”这个概念去分析该群体的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

理论是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除了是一种认知的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在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思想萌芽、理念、理论模式及其行动原则等部分构成。探索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不仅在于要弄清针对残障者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认识过程,了解它在指导残障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了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对于掌握其内在规律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地位与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实践价值。

一、文献回顾

在国内有限的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专著中,大多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开论述。例如余向东从残障者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角度,论及相关理论。在其论述中,他阐明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础有人道主义理论、公平正义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以及现代残疾人观等。同时在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模式中,论述了先天宿命理论模式、个体残损理论模式以及社会缺位模式等[2]。马洪路从残障者社会工作的角度,论及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相关理论。他把残障者相关理论分为四块:残障的发生理论、残障的预防理论、残障的社会参与理论以及残障的扶助理论等[3]。李迎升、厉才茂从社会保障角度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其论述主要围绕着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比展开[4]。

在国内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论文中,大多从特定时期和特定的区域去展开论述。例如梅运斌、王国英在分析现代欧洲残疾观的演变过程中,重点论述了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划分时间的节点为1981年[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残障者理论是由个体残疾理论向社会参与理论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则更强调正常化理论与社会融合理论。李莉、邓猛在对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分析中,分析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公平理论、公民权理论到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过渡过程[5]。

另外也有不少学术论文将焦点集中在残疾观念对比和发展上。冬雪分析了残疾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残废人”到收养、救济,再到“平等·参与·共享”的阶段[6]。奚从清在对新、旧两种不同的残疾观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残疾观的基本内容、形成条件等问题[7]。郑雄飞分析了残疾观的演进过程——先天宿命论到个体残损论再到社会缺位论[8]。

在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文献中,学者们更多的是从一个较大的理论模块中去展开论述。Michael Oliver、Bob Sapey从残障者社会工作角度,论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个体型残疾理论与社会型残疾理论中,假设与理论内容的区别[9]。Raymond Lang以及Daniel Mont从社会公平理论出发,论述在工作和教育上应给予残障者更多的机会[10]。Richard K.scotch与Reiko Hayashi论述了人权运动对残障者福利事业发展的作用[11]。Paula D.Kohler与David H Dean论述了公民权理论在残障者社会保障领域的影响等[12]。

既往的研究,开拓了残障者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研究,但较缺乏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同时也缺乏系统与历史的梳理。因此为发展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亟须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各个历史时期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具体内容与特征

探究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轨迹,首先要明确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各历史分期节点。根据一般的历史分期的划分,一般把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古代、现代与当代。结合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相关文献,论文把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理论称为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工业革命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称为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以及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称为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于现代和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在西方,因此在论述现代和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论文只论及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

(一)古代国内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状况

1.古代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由于西方中世纪的时间跨度较长,宗教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种观点上:残障者宗教论与残障者慈善观。

宗教历史上,残疾被视作上帝的一种惩罚,残障者通常被视为罪恶、巫师等的化身。残障者往往会被驱赶,甚至被流放。宗教组织本着其教义与除罪的责任,往往会收容一部分残障者,对他们进行各种宗教礼仪和活动,对他们进行除罪。残障者宗教论认定残障者是罪恶的化身,但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讲,宗教通过教廷以及修道院给了残障者栖身之所,并给予他们一些物质生活条件。与残障者宗教论对应的是残障者的慈善观。在基督教教义中就有规定,每个家庭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收入去救济穷人和残障者。但是在宗教的慈善观里面,残障者通常被视为悲剧和病态的个体。那些被救济和施舍的残障者,往往被看成是社会的寄身虫和无能者。在施舍的过程中,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被施舍者往往要受到施舍者的歧视。

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医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残障者是由于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造成的。受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残障者往往被视为社会劣势群体。当时社会出于整体安全需要,给予了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残障者的个体医疗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残障者被认为是病人,是与正常人相对立的“非正常人”。残障者的个人医疗模式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