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物语集》震旦故事日本元素考

作者:杜武媛 更新时间:2014-04-14 20:3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达磨;比较;关节点;文脉;日本元素
【职称论文摘要】
以《今昔物语集》卷六(3)达磨渡来故事为中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节点和文脉两个方面,通过与其故事情节最为接近的《历代法宝记》和《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的比较,考证了卷六(3)故事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日本元素。通过考证得知,存在差异的名称、生国与种姓、佛陀耶舍等六个点,并没有脱离中国元素,而是为了前后文脉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其简洁性和论理性,从而达到教化目的而进行的添加与删减等一系列的敷演与加工,才是《今昔物语集》卷六(3)达磨渡来故事所体现的独特的日本元素。

        据研究,《今昔物语集》(以下简称《今昔》)成书于公元1120年前后,编者不详,是一部由天竺(印度)、震旦(中国)、本朝(日本)三部共31卷(缺8、18、21卷),收录了包括仅存标题或标题与一部分正文的故事1059个的日本大型说话故事集。因每则故事都以“却说以前”开篇,故名。
卷六(3)梁武帝时达磨渡来的故事是震旦部四卷174则故事之一。达磨这一历史传奇人物在中日两国皆家喻户晓。那么,在《今昔》卷六(3)中又是如何描述达磨的呢?卷六(3)作为震旦部分,是否原封不动地引用了中国的典籍?有哪些元素是传入日本后形成的?带着这些疑问,本篇论文仅以卷六(3)的达磨渡来故事为中心进行一番考察。
1、卷六(3)“达磨渡来故事”概要
《今昔物语集》卷六(3)的大意是:佛陀耶舍依照其师傅达磨的指教来震旦传法,但不为人所信,遭到驱赶,投身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最后客死在那里。达磨通过感应得知这一消息,亲自乘船来到了震旦,见到了梁武帝。在与梁武帝关于何为公德的问答中,招致了梁武帝的不满而遭到驱逐,行至一山中遇到会(惠)可禅师,将佛法传给会可后,便死去。过了二七日,即十四日天,御使宗云在葱岭遇见一胡僧,一只脚穿着草鞋,一只脚光着。僧人告诉宗云国王今日驾崩。回到京城,果然如僧所言。宗云心想这会不会是达磨,掘坟开馆一看,果然棺中只留下一只草鞋,而不见达磨尸身。
很明显,该故事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即a、佛陀耶舍渡震旦被放逐、客死。b、达磨渡震旦见梁武帝问答后遭驱逐、客死。c、宗云于葱岭遇见达磨之灵即“只履归天”。
2、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
根据新古典文学大系本脚注,该故事出处不详,但与《打闻集》(1)同源,类话还见于《内证佛法血脉谱》、《神僧传》四、《景德传灯录》三、《佛祖统记》五十三、《续高僧传》十六。但据笔者考证,除上述之外,类话还见于《佛祖统载》九、《传法正宗记》五、《明匠略传》上、《沙石集》三、《壒囊抄》四、《燉煌出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又名《荷泽神会问答杂征义》)五十、敦煌本《历代法宝记》。
关于卷六(3),进行最直接研究的是原神户外国语大学的蔵中进在论文“今昔物语集的出典——卷六(3)达磨渡东故事”中关于其出典的考察,推测《今昔》卷六(3)是依据《内证佛法血脉谱》,尽可能忠实地改为汉和混合体,再基于《今昔》的构思,置于卷六的第三话的。[1]本田义宪在“关于敦煌资料与今昔物语集异同的考察Ⅰ”一文中,也指出该故事主要是依据的内证血脉谱。[2]宫田尚在“今昔物语集卷六佛法渡震旦谭——与打闻集资料的交错”中,从与《打闻集》的交错中对本田义宪的考证表示了认同[3] 。黑部通善在“今昔物语集震旦部考——中国佛法传来故事与打闻集”中也明确地指出了今昔物语的典据是内证佛法血脉谱。[4]
以上是截止到目前为止笔者考察到的关于卷六(3)的全部研究。
根据笔者的考察可以得知,在上述所有类话中,从故事的脉络上看,与卷六(3)最为接近的是《历代法宝记》和《内证佛法血脉谱》。但与《内证佛法血脉谱》不同的是,卷六(3)将《内证佛法血脉谱》中的“菩提达磨”与“后魏达磨和上”合二为一了。
《历代法宝记》一书作者名氏失载,可能是为纪念于唐大历九年(774)六月三日去世的成都府保唐寺无住禅师而写的,作者当是无住的门人,撰于无住去世后不久。日本以法国国民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本为底本,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敦煌本为校本,将它编入《大正蔵》第五十卷[5]。《内证佛法血脉谱》(819)是日本传教大师最澄(767-822)之作。最澄主张将培养僧侣的权限从国家以及隶属于国家的南都(东大寺)的戒坛独立出来,置于天台宗教团的自主管辖内。针对南都的反论,最澄为了阐述自我见解的正统而撰的[6]。
那么,在此,我们将卷六(3)分别与《历代法宝记》(以下简称《法宝记》)和《内证佛法血脉谱》(以下简称《血脉谱》)二者作一比较,从细处着手,来考察一下卷六(3)中所包含的元素在与故事脉络最为接近的《法宝记》中是否存在,《法宝记》中不存在的元素在《血脉谱》中是否存在,如果二者当中皆不存在,那么结合当前中日两国前人的研究来探讨其存在与否。从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分析出《今昔》卷六(3)中所独有的元素,亦即日本元素。本篇论文所采用的《今昔》卷六(3)出自新古典文学大系34,并参照了吴彦、金伟所译版本,《法宝记》出自中国古籍全录数据库大藏经史传部,《血脉谱》引自最澄的《传教大师全集》第一集。
蔵中进在其论文的结语中还提到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之一就是期待通过对直接的出典的考察,对一直以来未得以解决的从原典的翻译、翻案的态度、方法进行较为精密地考量 [7] 。通过与原典的比对,细致地考察其翻译、翻案的态度、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发现《今昔》的独特之处。上田设夫的“<今昔物语集>震旦说话的日本要素考察——以王昭君故事为中心”一文,就是基于与中国的昭君故事的各种资料的考察,来探讨《今昔》从原话的敷演是在中国的传承阶段还是传入日本之后,《今昔》的编者在该故事的成立上参与了多少,从而考察《今昔》昭君故事的日本要素,并试图进一步明确平安朝说话传承者的文学意图[8]。
由此,笔者认为基于卷六(3)与《法宝记》《血脉谱》的比对,借助中日前人的研究,考察《今昔》卷六(3)的日本元素是必要和可能的。

      3、卷六(3)与《法宝记》《血脉谱》关节点的比较 

  三者中除了在情节上均含前文中所述a、b、c三个部分的内容外,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关于达磨之死因问题,在《今昔》和《血脉谱》中都只字未提,而在《法宝记》中则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当然这与各自的创作目的和文体相关。除此之外,在a、b、c三个相关情节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不同点。①达磨名称的不同。分别为达磨,菩提达摩多罗,菩提达磨、达磨;②达磨身份的不同。分别为南天竺大婆罗门国国王第三子,南天竺国王第三子,南天竺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③弟子名称的不同。分别为佛陀耶舍,佛陀耶舍二人,佛陀耶舍;④西归时间的不同。分别为经二七日,时,经二七日;⑤御使姓名的不同。分别为御使宗云,魏国使宋云,后魏国使宗云;⑥胡僧称谓的不同。分别为于葱岭逢一“胡僧”,于葱岭逢“大师”,于葱岭逢一“胡僧”。下面针对以上六点逐一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考察卷六(3)中的日本元素之所在。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