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物语集》震旦故事日本元素考(2)

作者:杜武媛 更新时间:2014-04-14 20:3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达磨;比较;关节点;文脉;日本元素
【职称论文摘要】
①关于名称。根据日本达磨研究的权威学者关口真大的研究,在《血脉谱》之前的中国典籍中,多写作菩提达摩,或简作达摩。只有《法宝记》记作菩提达摩多罗,或简作达摩多罗、达摩。至于是达摩还是达磨,各典籍中所使


①关于名称。根据日本达磨研究的权威学者关口真大的研究,在《血脉谱》之前的中国典籍中,多写作菩提达摩,或简作达摩。只有《法宝记》记作菩提达摩多罗,或简作达摩多罗、达摩。至于是“达摩”还是“达磨”,各典籍中所使用的菩提达磨的名称[9] 如下所示:
《洛阳伽蓝记》(547年):菩提达摩,菩提达磨
《续高僧传》(645年):菩提达摩,达摩,菩提师
《楞伽师资记》(708年):菩提达摩,达摩
《传法宝记》(732年前):菩提达摩,达摩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732):菩提达摩,达摩
《问答杂征义》:菩提达摩,达摩
《历代法宝记》(774年):菩提达摩多罗,达摩多罗,达摩
《宝林传》(801年):菩提达摩,达摩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菩提达摩,达摩
《内证佛法血脉谱》(819年):菩提达磨,达磨
《禅门师资承袭图》(780-841年):达磨
《禅源诸诠集都序》:达摩
《圆觉经大疏钞》:达摩多罗,达磨
《祖堂集》(952年):菩提达摩,达摩
《宋高僧传》(988年):达磨
《景德传灯录》(1004年):
○菩提达磨、本名菩提多罗
○(般若多罗)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磨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磨。因改号菩提达磨。
《传法正宗记》(1061年):
○菩提达磨、初名菩提多罗、亦号达摩多罗。
○般若……为之剃度、曰、汝先入定、蓋在日光三昧耳。汝、于诸法、已得通量。今宜以菩提达磨、为汝之名。
○尊者寻亦成果。自此、其国俗、因以达磨多罗称之。亦曰菩提王子。
根据以上可知,虽然在早些年代,或者说截止到唐以前,典籍中多用“摩”字,后世,特别是宋以后,多用“磨”字,但在《血脉谱》之前的《洛阳伽蓝记》中就有用过“磨”字的。因此,《今昔》卷六(3)所承用的“达磨”并非始自日本,即并非日本元素。但不管怎样,菩提达摩也好,菩提达磨也好,通常都是指禅宗的祖师。[10]
②关于达磨的身份。关于达磨的生国与种姓[11] 目前所见史料分别记录如下:
《洛阳伽蓝记》(547年):西域沙门,波斯国胡人;
《续高僧传》(645年):天竺沙门,天竺僧,南天竺婆罗门种;
《楞伽师资记》(708年):[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弟子云林序] 西域南天竺国,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
《传法宝记》(732年前):大婆罗门种,南天竺国王第三之子;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732):南天竺国王第三子;
《问答杂征义》:婆罗门种,南天竺国王之第三子;
《历代法宝记》(774年):南天竺国王第三子;
《宝林传》(801年):南天竺国王第三子;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南天竺国王第三子
《内证佛法血脉谱》(819年):[四行观序云]西域南天竺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
《圆觉经大疏钞》:南天国王第三子;
《祖堂集》(952年):南天竺国香至大王第三子;
《宋高僧传》(988年):天竺沙门,中天达磨;
《景德传灯录》(1004年):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
《传法正宗记》(1061年):南天竺国人,姓刹帝利
○父曰香至、蓋其国之王、达磨即王之第三子也。
如上,《楞伽师资记》中出现过西域南天竺国、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虽然此处与《今昔物语集》及《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不同,是将“西域南天竺国”与“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分开来写的,但基本上可以看作并非日本元素。
③关于弟子佛陀耶舍。这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一个人,并不像《历代法宝记》中所说为两个人。佛陀耶舍是东晋时代,即公元四—五世纪南印度罽宾僧人,曾受到沙勒国太子达摩弗多的厚爱,公元408年受鸠摩罗什的邀请,来到长安,翻译经书《四分律》、《四分戒本》、《长阿含经》。公元412年回到罽宾,卒于何处未详。而且,的确如《今昔物语集》所说,在东晋义熙八年(412)来到了庐山 [12],被称为庐山十八贤之一 [13]。

  达磨虽生卒未详,但据考证是五—六世纪末的人。所以,佛陀耶舍从历史上来讲不可能是达磨的弟子。或许是达磨故事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就已经将沙勒国的太子达摩弗多演变成菩提达摩(磨)了,从而把受到其厚爱的佛陀耶舍变成了其弟子。

    ④关于达磨西归时间。从前文可以看出《今昔物语集》是沿用了《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中的说法。那么是不是说《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中的“二七”说就是日本独有的元素了呢?古代典籍中关于达磨“只履归天”时间[14]有不同说法,分别如下所示: 

  《传法宝记》(732年前):其日
《问答杂征义》:于时
《历代法宝记》(774年):时
《宝林传》(801年):三年后
《内证佛法血脉谱》(819年):经二七日
《宋高僧传》(988年):其年
《祖堂集》(952年):灭度后三年
《景德传灯录》(1004年):后三年
《传法正宗记》(1061年):其后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今昔物语集》之前还是之后,在所有的典籍中,唯有《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是用“经二七”来表达的。这足以证明《今昔物语集》是沿用了《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的说法。那么,“二七”说,究竟是日本独有的表达方式还是传入日本之前就已有的表达?
在中国早就有人死后“七七”这一习俗。这一习俗汉代尚无记载,大约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南北朝时已多行之,后世沿而不改。佛教《瑜伽论》谓人死后,为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如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必生一处,以故有“七七”之期及逢七追荐的习俗。
佛教中有一术语,叫“第二七日说”,为佛陀讲说华严经之时。华严宗依十地经论卷一所举“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王宫摩尼宝藏殿,与大菩萨众俱”之经文,定华严经及佛陀成道后第二个七日所说。然天台宗依法华经方便品所载“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之经文,判定为成道后之第三个七日所说。[15]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