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朱子的思想世界(2)

作者:子祥 更新时间:2010-10-13 10:5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朱子;思想世界;思想谱系;宋明理学
【职称论文摘要】
基于这一看法,笔者曾长时间地琢磨如何接近朱子那种生成着、发展着的哲学视野,更进一步的问题则在于如何从现实人生的角度对其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符合其人生存性格与心理心态所谓视角上的说明,从而对朱子哲学进


  基于这一看法,笔者曾长时间地琢磨如何接近朱子那种生成着、发展着的哲学视野,更进一步的问题则在于如何从现实人生的角度对其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符合其人生存性格与心理心态——所谓视角上的说明,从而对朱子哲学进行一种发生学与形成学上的把握与诠释。在这一点上,应当说牟宗三先生的《心体与性体》对朱子哲学就已经作出了这样的研究,其从“朱子三十七岁之大体倾向”与“朱子参究中和问题之发展”展开分析,层层推进、层层探索朱子哲学体系构架性的展开与构架性的形成;而刘述先先生的《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一书,也更有力地推进了这种发生学与形成学的研究。所有这些,都给了笔者以极为重要的启发,但在笔者看来,牟、刘两位先生的“形成与发展”更多的还是指其哲学的理论逻辑(所谓内在必然性、构架性)或思想谱系性的展开,与朱子本人的人生现实并不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就是说,按照这种方式,如果象山选择了朱子这样的理论构架,他似乎也会创造出与朱子同样的体系。这说明,理论构架或思想谱系虽然也有其展开的必然性,并对其哲学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与定向作用,但对于一种正在形成、正在发展中的哲学而言,却并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为什么朱子就一定要选择(创造)这样一种理论构架?或者说为什么这种理论构架对朱子就特别具有吸引力?这就更紧密地关涉着其人的生存现实,关涉着其主体性的因素,包括其人的生存心态、学术性格以及其现实人生中的种种境遇等等,而所有这些方面的因素,显然不是所谓客观的理论构架或思想谱系所能说明的。
  问题的复杂性使笔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到自己的立项,当初为什么就一定要选择“朱子的视野”这样一个问题呢?显然,所谓理论构架以及对思想谱系的选择固然也意味着朱子的思想创造,但这种创造毕竟如同朱子看世界一样——只是其“看”的结果,问题恰恰在于,他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又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他如此这般地看,这可能才是其“看”以及其结果之真正的决定者。就朱子这个人来说,他不过是南宋的一个普通士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因素在推动着他成为一种思想理论的创造者或集大成呢?如果我们不断地进行这样一种追问和思索,那么,我们也就不能不将其还原到南宋时代一个普通士人的起点上,并从这一起点来分析其人生的转进与思想的生成。
  
  二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呢?其实这也就是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生起点,当然也应当是其哲学体系得以形成的起点。因为只有从此出发,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其哲学视野的具体发生与具体形成。不过对朱子来说,虽然其人生活于南宋;可其思考问题、认知问题的思想视角与思潮背景却并不是从南宋开始的,而是随着理学的开创及其思潮的形成,其思考与认知问题的思想背景就已经大体上确定了。所以,为了弄清其思考与认知问题的思潮背景,我们又必须回到理学的初创时代,看看理学的开创者是如何从“性”的角度来论人的: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在这里,无论是周敦颐还是张载,都是把人由生理禀赋得来的实然生性(气质之性以及其刚柔善恶中之具体表现)作为人生之现实出发点的,所不同的是,周敦颐是以刚柔规定人性,这显然是从气质禀赋或实然生性一边而言的;而其所谓“中”,则既代表着作为圣人之潜质的“中和品格”,同时也代表着人生修养的大方向——是即所谓“变化气质”的方向或人生修养之“希圣”、“希天”的境界。张载则不仅认为气质之性是“形而后有”——此正是所谓与生俱来的意思,而且还要求“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这就完全以天地之性为归了。所以,他一方面强调“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同时又坚持“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
  在这里,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理学家的迂腐套括之论,或者说是只供专门分析他人的高头讲章。实际上,这些说法正代表着理学家对人生的一种超越的分解,即使是作为讲说之词,毕竟也代表了理学开创者对人生的一种基本看法。那么,这种看法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此固然并不排除思辨分析包括对前人思想继承的因素,但无疑首先是理学家对自己人生生命沉淀的产物,或者干脆说就直接是从自已人生中提炼出来的结论,是他们关于自己生命体验的结晶。因为理学家的变化气质说固然也是为世人指点方向的,但无疑首先是从他们自己的人生中得来的,是他们自己人生体验的结晶或经验的总结。这说明,在理学的开创者看来,所有的人,其生命的底色或基本的生命情调只能首先是沿着其禀气赋形之实然气质的角度展开的,也就是说,从禀气赋形得来的实然生性,就是任何一个个体人生的真正起始。
  但是,如果人生就仅仅是一种由实然生性之自

然流淌或任意挥洒所显现出来的生命,那么这种生命说到底也就不过是一种“人与物等”——“人化物”而已,所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因而还不能算是真正属于人的生命。所谓真正人的生命,是随着其人对“天之所与我者”之充分自觉与不断追求展开的,在理学家看来,这就是人的天地之性,亦即所谓天地之德之在我者。正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儒家才一直坚持“德者,得也”、“德者,性之端也”;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周敦颐才要求在现实人生中以“中”为指向,而张载则要求“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这就是所谓“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方向。张载之后,这种从实然气质出发如何反归于天地之性以及所谓“定性”、“成性”的种种努力,实际上也就成为理学家人生修养与人生实现的共法了。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