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朱子的思想世界(5)

作者:子祥 更新时间:2010-10-13 10:5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朱子;思想世界;思想谱系;宋明理学
【职称论文摘要】
待到朱子出生时,洛学已经有三代之传;而由二程兄弟所形成的不同方向,也已经系统地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的思想谱系了。所以,对朱子来说,其一生的大事因缘首先也就表现在他将如何汇通二程兄弟之不同的思想谱系上,进


  待到朱子出生时,洛学已经有三代之传;而由二程兄弟所形成的不同方向,也已经系统地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的思想谱系了。所以,对朱子来说,其一生的“大事因缘”首先也就表现在他将如何汇通二程兄弟之不同的思想谱系上,进而通过这一汇通,将北宋五子尤其是张载与周敦颐的理论创造通而一 之……对朱子来说,这就是其一生最大的理论创造;而朱子哲学的理论架构,首先也就形成于这一择取与汇通的过程中。
  进一步看,与朱子同时兴起的东南三贤以及由陆氏兄弟所开创的江西之学,他们一起共同构成了南宋理学的主体;但在这一“主体”的内部,又存在着“四战”的关系。具体到朱子来说,他先与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展开了关于“仁说”的争论,自然,这一争论也就代表着朱子思想谱系的初步形成,进而又和陆氏兄弟展开了关于为学路径的论战;而在吕祖谦去世后,他又开始对由吕祖谦兄弟所代表的浙东历史学派进行批评;直到晚年,他又同所谓浙东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陈亮展开了所谓王霸义利之辨。而在这四大论战中,朱子一方面表现出了极为顽强的理论品格,牟宗三所谓的“力敌千军”,首先也就指朱子在论战中对其立场的顽强坚持而言;而从具体观点来看,则在这五家之中,也只有朱子的观点似乎最具有“普遍”与“中和”的品格……显然,这样一来,所谓的“四战”,实际上也就成为朱子哲学视野之最后促成了。
  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其对汉儒的批评还是对孔孟原典的回归,以至于所谓遍注群经,其实也就只具有其思想谱系之发展与完善的意义了。
  
  四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笔者这种进路的朱子研究所需要的资料选择。
  1.《朱文公年谱》
  一般说来,要了解一个思想家的生平思想与学术性格,年谱往往是第一需要。当然,年谱并不形成于思想家本人,而往往是后人的追述;而年谱之所记,实际上也都关涉着传主思想发展的重大关节;加之朱子的年谱又经过后人根据其本人的相关文献不断考订,应当说参考价值较高。具体说来,这里所谓年谱主要就指清代王懋竑的《朱文公年谱》和今人束景南先生的《朱熹年谱长编》(上下卷)。但笔者之关注年谱,并不是要细致地梳理朱子生平思想的流水账,而是要从年谱与相关文献的记载中发掘朱子其人之生性、禀赋以及其学术性格之具体形成。对于整个研究而言,这也就相当于基本出发点的择定。
  2.《延平答问》
  关于朱子思想的具体形成,这里必须首先提到《延平答问》,因为《延平答问》不仅为朱子所亲手编定,而且也是朱子与延平关于儒家学理问题书札问答的一部汇编,是朱子为了纪念其师李延平而专门就其师徒间围绕儒家学理之理解、答问而形成的一种书札编纂。作为一种人生经历,《延平答问》记录了朱子从28岁到34岁延平去世这7年问朱子的所思所想以及其师徒间关于儒家学理的问难和讨论,可以说浓缩了朱子思想成熟前的所有问题。考虑到朱子早年曾对禅学有所钻研,那么《延平答问》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可以视为朱子由禅而儒之思想转向的一种记录。对朱子来说,这也是其走向独立的思想探讨前的最后一站,同时又蕴含着其以后各种重大思想的萌芽与端绪;而对把握朱子一生思想发展的脉络而言,则《延平答问》又可以说是朱子思想的真正产地,自然也包含着其以后各种走向、各种发展的真正秘密。
  3.《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朱子一生最后20年间讲学语录的总汇,也是研究朱子最重要的文献。虽然《语类》基本上都是出自其众多弟子当时的笔记,且又因为各个弟子入学迟早不一,其相互的记载也难免有许多重叠之处,但《语类》关于朱子讲学与问答的记录,却对当时的具体语境做了忠实的陈述;我们也可以通过其师生问的具体问答,一下子就进入到朱子当年讲学的具体氛围之中。当然,对于《语类》的择取,重要的并不在于朱子究竟阐发了什么观点、得出了什么结论,而在于对其问者与答者之间语脉和思路的澄清。除此之外,正因为《语类》是一部朱子讲学的语录总汇,而编者又是以基本问题为线索的,因而由此也就可以看出朱子对某一问题的权衡以及对某一看法、某一观点的反复掂量和具体斟酌。实际上,《语类》既是朱子一生讲学的语录总汇,同时也是其思想形成过程及其各个阶段思想表现的一个总汇,问题在于我们能否由此以捋清朱子思路之发展变化。
  4.《朱文公文集》
  《朱文公文集》是朱子一生论学书札的总汇。与《语类》之出自门弟子的笔记相比,《文集》则是出自朱子本人之手笔,因而其在理论观点上的可信程度自然高于《语类》。但笔者之重视《文集》,同样不是为了梳理朱子关于某一问题的具体表达,而主要是为了将朱子其人放到与其同代人的思想切磋与理论辩难中,以分析双方在理论视角与结论上的具体差别。也就是说,《文集》并不是或者说首先不是朱子关于某个哲学观点的集成或系统表达,而首先是其某一观点之形成、发展的一个基本线索。尤其是对于他与同代人争论的所谓“四战”而言,《文集》又恰恰成为我们进行分析的第一手资料。
  5.《四书集注》与《四书或问》
  《四书集注》代表着朱子一生最成熟的思想,仅从其五、六岁就开始读四书,临终还在修改《大学章句》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朱子对其《四书集注》确实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所以就此而言,《四书集注》确实代表了朱子一生探索的最高结论——对儒家经典的一种系统诠释。就其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则自宋理宗为道学平反开始,《四书集注》就已经开始发挥其绵长而又深远的历史影响;元、明以降,又由于《四书集注》被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法定教科书,因而后世无论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还是对理学的理解,实际上也都是通过《四书集注》实现的;而后世所谓的儒学观、理学观乃至性理观等等,其实也基本上是由《四书集注》所塑造的。就《四书或问》来看,它虽然并不代表朱子关于四书研究的最高定论,但它却恰恰表现并且也保留着朱子关于某一观点之具体的形成过程。如果说《四书集注》就代表着朱子对儒学研究的最高结论或最后定论,那么《四书或问》也就代表着其思索、梳理与理论辨析的具体过程。就这一点而言,《四书或问》连同《四书集注》,自然也应当成为我们理解朱子思想观点的最高标准。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