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新举措及其启示

作者:卓丽完 曹克亮 更新时间:2015-04-07 11:1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应试教育 弊端 举措 启示
【职称论文摘要】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基教。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为此,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杭州市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试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做一些有益的尝试。该纲要引起人们广泛的讨论与思考。

        一、中小学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的制度弊端表现为:1.教育制度过度行政化,目前教育被作为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教育部集中了管理、举办、评估的权利,导致中小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违背教育学科特征和事业发展规律。2.教育制度存在简单化数字管理,即教育部门推行相同的办学模式,批量式地统一对学校进行要求和考核,一味追求分数论,单纯以分数评判教学质量和中小学生的优劣。3.教育制度存在片面倾向,对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存在偏颇。重学历、轻学能,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中小学的艺术体育特色教育的发展;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投入不足存在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不同地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推行。
  教育制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从学校方面来看,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了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主要评估标准,以升学和考试成败来衡量办学质量,由此导致学校入学门槛高引发择校热,“择校热”就是破坏教育平等原则的真实写照。根据行政部门的指标,拥有较高升学率的学校,在进行评估时能获得优秀等级、先进设备、雄厚资金和优秀师资,致使各个学校展开竞争升学率的拉锯战。 2.在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下,不能对教师补习进行经济补偿,导致教师在学科教学内容多、任务重的状况下纷纷组织学生参加课后补习,甚至有意放慢正常教学进度,而将这些内容设在补习班里传授,使中小学生纷纷陷入沉重的学业负担。3.家长期望值过高。由于受社会的以 “学历为主”观念荼毒,家长希望孩子进入教育质量好的名校就读,不顾孩子个体差异一股脑儿去追求单一的成才目标,片面强调文化课程的学习,弱化对知识的实践运用,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杭州市人民政府应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新举措
  杭州市政府《纲要》的制定目的十分明确,强调了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让更多中小学生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首先,《纲要》提出了“全面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化。”以往中小学的示范校、重点校建设的措施具有垄断排他性,而杭州市政府却致力于消除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纲要》要求“建立健全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相配套的学校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形成自主、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只有加快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才能促进各中小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转变,创设宽松民主、多元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营造师生共同研讨,不断创新的成功体验。教育科研专家袁敏指出:“现行的评估体系,助长了教育浮躁的滋生和蔓延。” 杭州市政府主张减少和规范中小学教育评估,并注入对学校的监督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从体制上确保教育督导的客观公正和权威。
  再次,该文件强调“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和规范学校完善课程设置,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深入开展‘轻负高质’教改实践;完善初中学校困难学生的帮助和发展机制。”在学生减负中,市政府一方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课堂效能,要求老师备课时精挑细选,分出层次类别,举一反三;另一方面不仅严格控制作业量,还更重视质的飞跃,改变机械性的作业训练,在作业形式上多样化,布置相关操作性、实践性、体验性作业。加强沟通和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学生成才机会,有利于提升整体学习效率和水平。
  最后,杭州市政府慎重提出“建立市、县两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以及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打造‘家校社进步共同体’,严格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加注重青少年的身心和心理健康,遵循孩子正常的生长规律。
  三、杭州市人民政府应对中小学应试教育新举措的启示
  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纲要》确立了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了思想先导。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应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新举措提出几点启示。
  首先,市政府建立的监督机制在完善的基础上并未打破教育行政部门的集中管制。从表面上看,改革办学模式和建立监督机制,既科学又公正,实际上只是换汤不换药,以形式主义掩盖行政主导之实。实行城乡教学优化配置,看起来是取消歧视政策,然而明星示范学校依然拥有强大的资源后盾,学校之间不可能平等竞争。另外东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的经济差异注定没有平等的竞争环境,各学校的创造才能不可能竞相迸发。
  其次,中小学教育评估指标实际上很难对真实的教育现状做出恰如其分的衡量,教育的育人本质和周期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和隐藏性,除了市政府提出的自主评估,持续发展内在机制外,还需要最大限度减少教育评估和检查活动,健全评估法规,使评估检查的机构多元化,并且进一步加强评估和检查的开放性,适当向社会公开。
  最后,近年来教育部强制全国各地中小学“减负”,但是收效甚微。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彻底改变考试文化和考试制度以一卷定终身、学生学科内容过深、学生作息时间严重不协调等深层次问题。
  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理念而非操作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较难,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庞跃飞,史银. 中国教育怎么了求解“钱学森之问”[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程斯辉. 教育热点难点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3]朱永新.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