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本科院校《焊接结构》课程教学应用型改革

作者:陈丽 周白杨 赵伟 更新时间:2017-06-16 14: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独立本科院校 应用型 培养定位 校企合作
【职称论文摘要】
课程教学改革是独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核心部分,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系统的对课程进行教学应用型改革,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文章针对《焊接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能力、实训平台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发,系统的提出对课程进行教学应用型改革的措施。

        【Abstract】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t is the key of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hat how to reform the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aking welding structure cours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 put forward to several measure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Welding Structure course,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teachers’ ability, training platform and school?鄄enterprise cooperation, etc.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 type; cultivation and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 school?鄄enterprise cooperation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福建省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焊接结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J160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21-02
随着近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教学培养上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客观上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本科院校的专业办学失去了特色,教学质量整体下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素质水平减弱,人才培養的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向应用型转变。转型的关键是要明确办学的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协同育人作为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机制,把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向应用型转变的核心内容,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向应用型转变的核心要素。
《焊接结构》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是学好本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因此《焊接结构》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对该课程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难点。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有利于推动独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真转型”。
一、课程教学现状
独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本科教育必要的充实和补充[1],普遍存在办学时间短、办学定位不清、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实践条件缺乏等问题,从而导致课程教学存在如下几点状况:
(一)教学培养定位不清
独立本科院校受招生政策影响,一般被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在本科第二或者第三批次招生,生源素质不高,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很多学生高考填报自愿时往往选择社会热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相对冷门专业学生大多是通过调剂进入的,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主观意向不强。
同时独立本科院校依托母体进行办学,师资结构以母体院校教师为教学主力军,自有教师为教学生力军。因此在制定教学培养计划与教学内容时,往往将母体院校的方法进行了照搬,没有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基础较差,专业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课程节奏或无法理解课程中的内容,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
(二)教师教学能力和经验不足
独立本科院校的自有教师队伍偏年轻化,大部分是刚从高校毕业不久的高学历青年学者,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授课时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存在课堂经验不足的问题,授课技巧缺乏,条理不清晰,授课深度不够,不知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课。
《焊接结构》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教师不具备实际工程经验,课程将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教学能力和经验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三)实验平台条件缺乏
实验平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场所,大多数独立本科院校的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依靠共建共办的母体院校完成,共用其师资和实验设备。但是母体院校学生数多、路途遥远,加上独立院校自身的实验设备又严重短缺,导致无法保证学生能进行全面的实际动手操作,无法做到学做一体,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无法让学生将好的创意进行实验实践,这与培养复合型焊接技术人才的理念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实验平台建设是独立院校应加大重视的一大问题。

       (四)校企合作不够深化 

  院校与企业合作目前主要以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实习为主,主要针对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对专业技术知识的应用进行了解和学习。实习时,往往是走个过场,由企业解说员领着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有时甚至没有解说员。
总的来说,校企合作不够深化,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很基础的层面。一方面学生未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和条件参与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同时由于参观实习时间不长,学生无法通过企业实习学到课堂上没有讲授的实践内容;另一方面企业也对学生专业能力没有任何的了解,最终导致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脱节,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要面对的就业问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
《焊接结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应基于课本、超越课本,应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独立院校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进行改革和更新。
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生源素质,课程教学内容在保证知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难度、增加具体的工程事故案例并进行分析,并补充当前焊接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可以结合最新的热门事件“神舟”号飞船返回仓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努力改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主观意向不佳的心态。同时结合理论内容对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解决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对知识难以理解的困惑,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