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作者:喻生华 更新时间:2011-01-14 09:4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顶岗实习期 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
【职称论文摘要】
心理危机干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危机干预对顶岗实习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研究尚属空白,充分认识其研究的重要价值,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客观探讨建构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理论依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1.理论价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心理危机研究视角分为两类:积极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健康,如对主观幸福感研究。变态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异常心理及行为,如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研究。顶岗实习期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心理的紧张失衡,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既不属于积极心理学也不属于变态心理学范畴,这从理论上整合拓宽了心理健康研究的视野。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援助技术,如心理咨询、心理剧表演和心理知识宣传。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理论作指导,方能解决个体的心理危机问题,否则将可能让危机中的个体雪上加霜。顶岗实习期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心理适应性障碍,解决这些障碍是大学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重要内容。鉴于此,开展顶岗实习期大学生心理危机调查,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特点及干预策略,将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实践价值:培养造就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大学生,与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关系密切。探究这一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心理世界,洞察其心理变化的内在根源和外在诱因,寻找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并构建稳定的预警机制,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愉悦心境投入到顶岗实习的任务中,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有助于在顶岗实习实训实践中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有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展的客观规律,力图在顶岗实习中预防并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为社会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科学界定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概念
  1.危机
  关于危机(crisis)概念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Caplan认为危机是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Brammer认为危机包括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痛苦性、无助性、危险性等特征。我们认为,危机是指个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
  2.心理危机
  科学界定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的基本概念,须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关系有所了解。二者联系表现在:工作对象都是学生;对心理问题具有预防、弥补和促进发展的功能;都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工作(事务);属于心理学专业领域。二者差别体现于工作侧重点上: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行为层面的问题及其解决,心理危机干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及其消除。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业人员综合运用健康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
  3.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况的个体进行干预并增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工作。综观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内容,都致力于实现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优化。我们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技术,开发个体潜能重新建立和恢复心理平衡。
  4.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
  顶岗实习(job-replaced training)是根据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从事相关实践岗位进行的工作实习活动。我们认为,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教育者运用专业的心理危机知识、方法和技术,着重对有患有严重心理疾病、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正常的三类学生进行危机干预和预防的心理辅导。
  三、深入探讨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综合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发现,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需遵循一定的理论依据,体现出层次性(水平)、连续性(年级)和阶段性(差异)。如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内容的制定依据包括心理健康维护、心理问题矫正、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唐柏林认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从工作体系、课程体系和讲座体系等方面构建。张大均等认为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分层分段、心理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为依据。鉴于此,科学构建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既要考虑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又要分析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差异。
  1.分段依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从横向上按年级段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体现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我们认为,针对大学生的年级(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对不同年级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体现出各年级段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层次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顶岗实习的大学生而言,平均年龄在19-24岁之间,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观”,大学生从对他人的依赖逐步走向独立、成熟与平衡,是一生中最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的时期,如16—25岁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与“亲密对孤独”阶段,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则形成同一性和信任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危机和角色混乱以及孤独感,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度、适量的内容进行适时教育和干预。
  2.分层依据——心理发展的水平差异
  从纵向上按层次性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体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差异。我们认为,应按照心理危机水平的高低指定危机干预的内容(目标),从低到高为顶岗实习期的大学生进行相应干预,分别为初级目标(适应)、中级目标(发展)、高级目标(潜能)。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体现出类似观点,如:张大均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为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两个层次,通过适应和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吴先超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认知(开发智能、策略训练、改善品质)、情感(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主导、情绪控制)、意志(受挫能力、意志品质)和个性(社会适应、个性品质)等方面。基于此,构建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可按如下方面分层建构:(1)初级体系(适应),个体掌握并积极应对顶岗实习中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各种的心理危机知识;(2)中级体系(发展),个体主动发展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预警能力,健全心理素质;(3)高级体系(潜能),个体掌握健康心理素质的知识和技能,在顶岗实习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心理潜能。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