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作者:严宁宁 更新时间:2016-10-20 13: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社交媒体 青少年社会化 影响 应对
【职称论文摘要】
社交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际关系都产生着巨大影响。本文从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等现实问题出发,综合运用传播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探求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探讨这种影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提出应对之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62-02
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社会化属于基本社会化阶段,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社交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际关系都产生着巨大影响。社交网络在丰富了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使青少年在掌握技能规范、文化传承、价值观确立、社会互动、人格塑造、角色扮演等社会化过程中面临困境。因此,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有关理论,对社交媒体影响下青少年的社会化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1 相关概念
1.1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Antony Mayfield《什么是社会化媒体》[1]的电子书里,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Andreas Kaplan 和 Michael Haenlein(2010)对社会化媒体的定义是“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 2.0(内容的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基于以上学者的理论,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定义: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用户借助这个工具和平台,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并在互动过程中,满足“建立关系”或“发挥影响”等需求。社交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的支撑,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也从社交网络、论坛、博客等社交形式发展到如今的新型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可以说,社交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2 青少年社会化
青少年社会化是从社会化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杭生认为,所谓青少年社会化,就是指青少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此外,有学者认为,青少年社会化是从社会化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指青年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外在教化、人际交往、文化熏陶、自身经验等途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生产技能、文化知识、社会规范,获得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青年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主要有:①学习基本生活技能。青年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达到自理、自治。这不仅是维系个体生命的需要,也是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基本前提。②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这是青年实行职业前培训的基本内容。③学习社会规范。了解、熟知、遵从社会规范,达到行为自律,是青年与社会自觉协调的标志。
2 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
2.1 信息获取
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报告》分析结果显示,在美国,18-29岁青年用户的智能手机使用者中,消息类App使用率达到49%。新兴论坛同样得到年轻人的青睐,Tumblr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论坛,在18-29岁的青年中,20%的人会使用Tumblr,远高于平均水平。年轻人更加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数据显示,在18-34岁的青年人中分别有49%的用户在Twitter和Facebook上获取新闻信息,这一比率在34岁以上的人身上只有31%和34%。[2]
在中国,媒介360综合了根据凯度发布的《2015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腾讯企鹅智库发布的《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和新浪发布的《2014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结果显示,社交用户的目的性在减弱,获取新闻资讯、分享心情以及获取实用信息依然是大家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诉求。[3]
2.2 社会交往
除了信息获取之外,社交媒体还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学会了网上交友和恋爱。
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报告》显示,美国00后认识新朋友不再局限于同学、邻居,13-17岁青少年中有57%从网上认识朋友,而且29%的人有5个以上的网友。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把关系维持在虚拟空间,仅有20%的青少年与网友见过面。[4]在中国,微信已经超越QQ空间成为网民使用最多的社交应用。[5]
3 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3.1 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3.1.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
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青少年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参与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提高了青少年的主体认同感。
3.1.2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积极影响
社交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打破原有的圈子建立新的圈子,并从单向的文化接受转向多向交流。这种多向交流过程是一种筛选的过程,通过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不但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增长了见识,满足了其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社会整合的需要以及纾解压力的需要,为青少年提供较强的归属感。以微信朋友圈为例,许多青少年喜欢浏览朋友圈的大量信息,并从信息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进行转发和评论,由此引起其他人的关注,获得了自我认同,增强了自信感。
3.1.3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学习方式的积极影响
1970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了著名的“知沟”理论假设: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P·J·蒂奇诺认为,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知沟”现象的存在与扩大还造成了教育对象分为更多的层次,对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挑战。经常与媒体接触的青少年,其信息量之大,占有知识面之广之快,就整体而言,是未接触的青少年所不能相比的。社交网络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青少年群体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便利性、内容的丰富化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不但有助于青少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还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3.1.4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的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