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的学校文化行进路线

作者:周晓萍 华建东 更新时间:2015-05-04 13:0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学校文化;理解教育;视界融合
【职称论文摘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长期的办学思想和师生行为的积淀与升华。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在开展理解教育研究的进程中,营造一种“宽容理解、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构建积极的人际文化、管理文化和学习文化,引导学校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走向相互理解,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26-04
  “理解”是一个融认识论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于一炉的概念。在认识论上,理解就是了解、知晓之意,强调相互沟通,换位思考,达成彼此间的视界融合;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强调自我理解,是人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方式。
  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质量、办学质量的竞争,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特别需要创造一种“宽容理解、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贴近教师工作特征和思维习惯的方式,以“理解”为实践理念,引导学校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走向相互理解,实现身心进步,在获得自我精神成长与自我发展幸福的同时,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一、敞亮心扉:理解教育下的积极人际文化呈现
  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成员在理解基础上的认同、融入、创造的产物,它是学校积极文化之根基,体现着积极的价值导向、正向的舆论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让深处其中的个体都能拥有和体验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实践过程中,我们以平等互利、相互悦纳、和谐融通为追求来努力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1.领导—教师:互通式人际觉醒
  “管”是管理的初级阶段,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激发人的自律、自醒、自治、自励意识,从而实现由“管为主”至“理为主”甚至无须“管”和“理”的境界,这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过程中永无止境的追求。而这一切,首先需基于学校领导者以民主的方式、平等对话的姿态去处好与教师群体的关系。我们广泛了解和倾听来自教师的“声音”,鼓励全校教师都参与到一些规章制度、考核条例的制定中来,一些规章制度的最终出台经历了多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征求意见、修改补充的循环往复过程,在存在形式上,它们已不仅是一种制度或规范,更是一种“民主”的产物。我们相信,这样的制度才利于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大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其次,在执行制度时,我们坚持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并要求学校管理者要炼就“三心”——对待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要有一颗公正心,秉公处置;对待教师工作过程中因能力因素或投入程度不同而造成的绩效差异,要有一颗平常心,多督促指导,少苛责不满;对待教师偶尔的工作失误或懈怠之举,要有一颗包容心,多换位思考,不以“一把尺子”去衡量,允许教师“有差异地发展”。这样,形成以“理解”为特征的工作方式,走向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领导与教师都置身于让身心舒展的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力争思想上“合心”、言论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实现自我管理。
  2.教师—教师:共赢式人际回应
  同伴互助是新课程倡导的十分重要的校本培训方式之一,事实上,身处教育变革洪流之中的教师,面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光靠一己之力“单打独斗”已很难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互助合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必要,教师与教师之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我们引导老师们加强沟通、坦诚交流、消除和避免误解,彼此悦纳、彼此相帮,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我校,老师们会用善解人意的微笑、安抚心灵的触碰、发自内心的掌声甚至恰到好处的拥抱表达彼此的善意。如今,学校中涌现出一种非常积极的人际关系,例如,某位老师外出开会或学习,平行班老师会争相给他代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学校组织课题汇报、教学研讨等对外的交流展示活动,学校里呈现出“一呼百应”的喜人局面。
  3.教师—学生:相长式人际铺陈
  当前,各种信息海量动态化剧增,人类文化的传递已经由传统的“前喻文化”、“并喻文化”时代逐渐过渡至“后喻文化”时代。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知识量相对学生占绝对优势的教师已不复存在,所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师生关系逐步转变成一种亦师亦友、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关系。其最理想的状态是,教师做“长大的儿童”, 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应学生的思维水平、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积极地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更好地理解学生、开发学生、引领学生、发展学生,与学生共同分享学有所获的喜悦、思维提升的快乐和精神升华的满足感,让课堂成为彼此生命成长的驿站。
  4.教师—家长:融通式人际演绎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第一任”老师与“后任”老师们的联动与沟通如何直接决定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质量。我们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着力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携手提升家校共育的水平。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问卷调查,听取家长们宝贵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为师表工程撷取“金玉良言”;我们精心组织家校活动,把“精彩的学校生活”展现给家长,以“上好一堂课、作好一次生动的汇报、组织好一次家长论坛”为操作抓手,把家长请进课堂听课,请进班级参加班队会、听取治班理念,也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邀请他们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养育孩子的成功经验。
  这些活动,让家长们充分了解了孩子的在校表现,也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促进学校教育工作水平、降低工作难度、缓解部分家校矛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砥砺品性:理解教育下的积极管理文化蕴积
  一所学校的文化DNA,往往在其具有学校特色的系列管理制度的规范下,通过师生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要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这些制度就不应是写在纸上的静态的文字式制度,而应是融进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的、鲜活的“接地气”的制度。我们以“自治、参与、激励”为目标定位,管理过程中,努力催生教师的“三感”,即:给目标,让教师有“使命感”;勤参与,让教师有“存在感”;树典型,让教师有“荣誉感”。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