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南北问题”(2)

作者:刘超 更新时间:2011-02-26 16:2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南北问题;人才流动;制度设计;知识共同体;两栖人。
【职称论文摘要】
其时东大在人文、科学和教育等方面均已有相对成型的社团与流派,三者相辅相成,融合为一。人文方面首推《学衡》。《学衡》公然树旗,与北大派分庭抗礼,形成所谓南高学派,成为南方学术的代表,因之亦出现了著名的


其时东大在人文、科学和教育等方面均已有相对成型的社团与流派,三者相辅相成,融合为一。人文方面首推《学衡》。《学衡》公然树旗,与北大派分庭抗礼,形成所谓“南高学派”,成为南方学术的代表,因之亦出现了著名的“南北二胡”(胡适、胡先驌)。“学衡派”中的柳诒徵、陈寅恪、汤用彤、胡先驌、竺可桢都在1948年成为院士,而新青年派骨干中唯胡适一人而已。
  如果说《学衡》为其人文方面的主力,那么中国科学社则构成其科学方面的中坚。之前,在美国成立的中国科学社聚集了一批精英,郭秉文预见这是个“富矿”,遂鼎力支持其将此社的大本营于1918年迁回国内,安扎在南高师。这成为此校名师的“黄金通道”,其他留学生亦滚滚而来。内中要员均为知识界一时之选,他们分别将诸多新式学科引入中国,成为各学科的鼻祖。1918年,其董事会改为理事会,并推竺可桢、任鸿隽、丁文江、赵元任和秉志等十一人为理事。除丁、赵两人外,余者皆南高教授。在现代中国各专业科学团体的成长过程中,此社一直充当着母体的作用。故此,南高开创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大本营[14],也是人文研究和中外交流的中心。教育学方面,南高、东大亦是我国教育学传播与研究的重镇。
  其时东大有新旧两派:旧派中既有原两江地区的耆宿,亦有北大南下的名手;新派之中,既有深受杜威(哥大)实用主义濡染的郭秉文、陶行知等,亦有受白璧德(哈佛)新人文主义影响的吴宓、楼光来等。一方面,郭、陶作为杜门高徒,与北大的蒋梦麟、胡适(背后为《新青年》)遥相呼应;另一方面,吴、楼、汤用彤等作为白氏爱徒,又与清华的王国维、梁启超、陆懋德(背后有《清华学报》)等声气相求。这样,郭、陶等以“新教育社”为班底,后者则以《学衡》为堡垒,相互论辩,又相互沟通。而上述两派、四方,又基本上交汇于《学衡》,使后者成为南方知识界的最强音。故新旧、南北、问题与主义之间纵横交错,形成异常繁复的思想谱系。
  晚近中国,很少刊物能像《学衡》那样融合新旧各派通力合作,凝聚国内最具原创力的前辈巨擘王国维、柳诒徵和新派学人陈寅恪、汤用彤、刘伯明等。此中,既有新旧各派、南北各方,又有师生人等。如此之包容,乃近于蔡元培时期北大的“兼容并包”。事实上,后者的《新青年》只不过汇聚了部分新派教授,而旧派教授则以《国粹学报》《国故》《甲寅》等为依托,学生则以《新潮》为基地(及至五四落潮时,北大的氛围也大为反弹,日趋保守[15])。准此,东大渐成新旧各派极所激赏的重镇,以至于黄炎培、蒋梦麟甚至一度打算其建成新派的大本营,而把北大让于旧派。
  此外,东大(中大)还办有《史地学报》《史学杂志》及《国风》等。上述杂志融文史与地学于一体,开一时风气,使其与燕京大学南北呼应,成为此中重镇。此校在短期内培养了巨量才俊,单是柳诒徵门下,即先后涌现了茅以升、向达、浦江清、赵万里、胡焕庸、陈训慈、张其昀等,他们不仅构成日后东大、金陵的砥柱中流,亦构成浙大和清华文科的基干[16]。
  作为当时“长江以南唯一的国立大学”,东大与北大南北并峙,“同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17]。以故东大之崛起特具意义:在此之前,尽管江浙是学术渊薮,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高端文化人才的生产基地,却异常缺乏近代式的学术教育机构,尤其缺乏高水平的公立院校(故很多学院派名手往往北上讨生活、干事业)。而东大之崛起,则基本上打破了知识界“学在北京”的格局,带动南方知识界迅速崛起,继东大之后,南方一大批名校先后崛起,如中山、厦大、武大、大同,外加原有老牌院校交大、圣约翰、东吴、同济、沪江、岭南等,形成了相对成型的南方名校群和学人群。而作为南方学术的中心,该校对南方知识界也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东南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原北大在知识界的地位,成为国内最具活力的大学。而就其制度建设和实际成就来说,东大已初步具备了近代大学的基本特征,这也就意味着南方大学渐入近代化的正轨。
  不意南方政局变幻,东大亦屡遭变故。郭秉文去职,东大内讧日炽,正常发展大受影响,其相当一部分师生逐步北上[18]。
  当此之际,另一所名校却在北方悄然崛起,其国学院亦名重一时,此即清华大学。尤其是在原东大教授罗家伦出长之后,清华大开女禁,锐意维新,迅速完成了国立化进程,日臻极盛,该校成为国内第一所真正的近代大学。1930年之后,作为后起翘楚的清华,开始与复兴后的北大联镳并驾,领跑北方名校对接世界前沿,很快形成了以两校为中心的北方名校群。尽管胡适1931年北上执掌北大文学院使北大文科东山再起,但相对于近百位洋派名流云集的清华,其后劲仍显有限。这时,清华几乎所有学科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文学院更成为新派势力的翘楚。两校各有所宗各有所长。就权势网络言,北大始终主导着公立大学的人事安排;清华虽属国立,但因历史关系,与私立、教会院校(特别是南开)有着特殊的渊源。
  
  三、南北大学何以群起?
  
  东大和清华在1920年代的先后崛起,以及北大在1930年代的复兴,基本上奠定了战前中国顶尖高校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前此十年间,经过一个由北而南、由南返北的循环流动之后,中国知识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在:南北大学普遍崛起,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南北均势;全国师资团队结构有了大幅调整,留美欧派教授占据主导;各院校的系科设置和课程创设明显正规化系统化;原创性文化精品逐步增多;专业性文化机构、学会普遍出现,大学研究院遍增;对外交流更加活跃,层次日高,直接对接国际前沿。南方与北方几乎同时形成了以沪宁和平津为中心两个知识带。总之,此时已完全改变北大在知识界一家独大的格局,基本打破了知识界一元化、单中心的格局,由“学在北大”一变而成“南北均势”,形成了南北良性互动。
  这一切都表明,到1930年代的中国,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共同体已初步成型。
  从1910年代到1930年代之质变过程中,具决定性意义者无疑是1920年代。那么,这一演变的“内在理路”究竟何在?对此,作为南北大学后起之秀的东大和清华无疑特具意义。但问题在于:东大和清华何以崛起?南方何以与北方形成均势?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