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柳之前的“古文”沿革(2)

作者:赵新国 更新时间:2010-10-21 10:3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古文;沿革;贡献;缺陷
【职称论文摘要】
终隋一代,骈文仍居文坛主宰地位,但古文派明道、宗圣、尊经的观念逐渐明确,对骈体文的形式主义文风的批评也日趋尖锐。 唐朝建国之初,有一批史学家对文学理论发表了重 要的意见。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梁


  终隋一代,骈文仍居文坛主宰地位,但古文派明道、宗圣、尊经的观念逐渐明确,对骈体文的形式主义文风的批评也日趋尖锐。
  唐朝建国之初,有一批史学家对文学理论发表了重

要的意见。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庚信,分道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采。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他严厉指责了南朝骈体文的弊病。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对文学也发表了很重要的意见,如《言语》、《浮词》、《叙事》、《模拟》、《杂说》等篇,都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了骈体文的华而不实。在文学语言方面,他指出骈体文以古语代今词,使书面语言越来越远离口头语言。他主张文章语言应求近、求真。使书面语言接近口语,能自如地表达作家的思想,逼真地反映社会生活。尽管他的意见有忽略文采的倾向,有划不清文学作品与史学著作界限的缺陷,但他主张改革文体的历史功绩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初唐四杰不满意六朝文风。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批评当时的文章“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在《上吏部裴侍郎启》中,用“天下之文,靡不坏矣”来对当时的文章进行批评和否定。然而,他们却主要停留在对六朝文风的不满上,对于如何改变文风的问题则缺乏深入的研究,更没有认识到文风的改革与文体改革的关系,只想在不改变骈体文体制的情况下,搞一点折中或改良。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真正为反对骈体文而提倡写古文的是陈子昂。陈子昂以复古为号召,竖起了诗文革新的旗帜。他在《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窃思古人,常恐逶迤颓废,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他主张诗人恢复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汉魏风骨,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努力实现这一主张,为唐代诗文革新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柳宗元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称陈子昂是唐代著述(散文)、比兴(诗歌)二者兼善的第一人。《新唐书·陈子昂传》日:“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四库全书总目》也说,陈子昂“若论事书疏之类,实疏朴近古。”
  
  三、盛唐至中唐时期的“古文”发展
  
  从盛唐到中唐,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一段时间,涌现出一大批倡导古文的作家,如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元结、贾至、粱肃、柳冕等。这是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激化的时期。同时,也是古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盛唐时期的古文家们继承了陈子昂的工作。在理论上更加明确,创作上更加丰富,使散文革新的内容有了新的开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高级的层次上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柳冕进一步发展了萧颖士等人的理论,宗经、尊圣的思想更加明确。他在《与徐给事论文书》中说:“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故在君子之心为志,形君子之志为言,论君子之道为教。”在《答衢州郑使君论文书》中他又说:“君子之文,必有其道。”“言而不能文。非君子之儒也;文而不知道,亦非君子之儒也。”在《答徐州张尚书论文武书》中又说:“文而知道,二者兼难,兼之者,大君子之事。”他强调文学与儒道合一,强调文章的社会教化作用。认为“欲变其文,即先变其俗。文章风俗,其弊一也。变之之术,在教其心。……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王道兴。”(《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文章之道不根教化,则是一技耳。”“屈宋以降,则感哀乐而亡雅正;魏、晋以还,则感声色而亡风教;宋、齐以下。则感物色而亡兴致。教化兴亡,则君子之风尽;故淫丽形似之文。皆亡国哀思之音也。”(《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柳冕的道统文学理论已经相当完善,但他本人的创作实践却不大成功,也可以说,他本人正是一位“言而不能文”的君子。他在《答荆州裴尚书论文书》中说:“小子志虽复古,力不足也;言虽近道,辞则不文。”在《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中》也说:“老夫虽知之,不能文之,纵文之,不能至之。况已衰也,安能鼓作者之气、尽先王之教?”看来还颇有自知之明。
  元结是个作家,他十分关心现实,在创作实践方面,他又大力从事古文创作。他对文学创作方面的见解。多不是纯理论观念上的探讨,而多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他“不师孔氏”。自称是“九流百家”之外的“漫家”,所以他的思想较为活跃、开阔。元结虽“不师孔氏”,但其基本思想仍不脱离儒家的思想体系,我们只是说,他不象柳冕那样强调文章宗经、明道。元结为文,强调悯时伤世,导达下情,即要反映现实生活中值得感伤怨愤的问题。他在《与韦尚书书》中说:“古人所以爱经术之士、重山野之客、采舆童之诵者,盖为其能明古以论今,方正而不讳,悉人之下情。”在《刘侍御月夜宴会序》中又说:“文章道丧盖久矣。时之作者。烦杂过多,歌儿舞女。且相喜爱,系之风雅,谁道是邪?诸公尝欲变世俗之淫靡,有后生之规范。今夕岂不能导达情性。成一时之美乎?”提出了文章应“导达情性”,即要为感时伤事而作。在《文编序》中他又提出了文章要“救世劝俗”的主张,对文章感应于现实又作用于现实,提出了新的理解。他还认为,文章应能“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谏之流。”(《二风诗论》)他还明确提出,文章应和古乐府一样,“尽劝怨之声者。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系乐府序》)元结的这些见解,突出了文章反映现实,批评现实。对统治者进行讽刺的作用。这是比较可贵的。但因元结对“文”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影响了他的创作未能达到更高的高度。尽管如此,元结在古文发展中的地位和成就仍然是非常突出的,欧阳修曾说:“次山当开元、天宝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健,意气瑚拔,不减韩之徒也。可谓特立之士哉!”(《唐元次山铭》)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