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禹廷与宛西自治初期的民众宣传(4)

作者:八度论文中心 更新时间:2010-12-19 18:2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彭禹廷;宛西自治;“三自主义”;民众教育
【职称论文摘要】
(2)开源进钱法。此为积极救穷之法,分为五项,包括:造林、兴水利、改良并提倡家庭工业、改良家畜、组织各类合作社。彭禹廷说,家庭工业,仅就丝织一项说,一面设法改良,一面还要尽量地扩充,使织绸的工业布满全县,则每年


  (2)开源——“进钱法”。此为“积极救穷之法”,分为五项,包括:“造林”、“兴水利”、“改良并提倡家庭工业”、“改良家畜”、“组织各类合作社”。彭禹廷说,家庭工业,仅就丝织一项说,“一面设法改良,一面还要尽量地扩充,使织绸的工业布满全县,则每年多进一二百万手工银,是很容易的事情”。
  此外。严禁屠宰耕牛、禁止重利重课、划一斗秤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贫苦农民。
  
  (三)社会建设方面
  (1)改良世风。“关于改良风俗一事,一面从积极的发达教育人手,以为养成新习惯风俗之准备。一面即是运用自治行政的权力,对于旧日之恶劣习惯风俗,加以严格的干涉。关于禁赌、禁戏、禁溺女、禁烟等各事项,均在积极进行。而就禁烟一事,更为严重:禁种,禁卖,禁吸,同时办理。”[4](P121)关于宴会,以不准宴会为原则,如宴会,须向救济院购买“知单”,作为慈善之用;关于婚或丧,以不受庆吊财礼为原则。“期于在最短时期内……以铲除造成一切恶劣习惯风俗之来源。”[4](P121)
  (2)救助贫弱。在镇平成立了平民西医院。声明:“平常诊病,只收挂号费一百五十文,即不另收药费。……住院者……均不收药费,贫困者,得酌减。”[4](P116)彭禹廷把救济作为民生主义之一部分,平时有养济院、救济院、孤儿所、义仓措施;临时的有赈济水灾、赈济匪灾、赈济旱灾等。孤儿所对收养的孤儿,经过教习,实行以学代养、以工代养、辅以赈济。对一部分有表演天赋的孤儿,进行培训,“建成越调戏班,经常到宛西各县乡镇演出,受到民众热烈欢迎”[5](P225)。
  (3)保护妇幼。发布《禁娶妾蓄婢令》、《禁买卖妇女令》、《孀妇自主令》、《禁止溺婴令》、《剪发与放足令》,对妇幼进行法律保护。
  (4)关注就业。在普及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镇

平自治委员会为最贫困的人们寻求“就业”出路。发动和引导贫苦农民和无业者以及流氓无产者以工代赈,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5)重视公益。为了增加生产,惠及民众,自治委员会施行“以工代赈”方式,组织最贫困的人们修筑和建造桥涵、修建环县公路。同时,还修筑堤坝、疏通河道、植树造林、养蚕挖药等。邓县雷云亭仿效彭禹廷辞官之义举,辞去邓县所任职务,投奔彭禹廷,担任镇平植树专员,统领三万余男女在山山岭岭、沟坎荒坡植树造林。
  
  (四)文化建设方面
  文化建设方面宣传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主要集中在教育上,投入最大,民众获益多。
  (1)学校教育。截至1933年1月,在宛西自治区域内,仅镇平全县举办的学校就有县办中学、女子师范、完全小学、女子小学、初级小区立乡村小学,还有私立完全小学。宛西乡师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典型代表。1933年3月1日,校长彭禹廷在宛西乡师开学典礼上讲话说:“我校要实行笔杆、枪杆、锄杆‘三杆教育’。笔杆是课堂,枪杆是操场,锄杆是农场。”[5](P283)彭禹廷倡导“三杆教育”,就是希望把学生“培养成能文能武的青年,使他们到地方能办自治,能教书,成为廉洁奉公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干部、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万一有了战争,就能领兵打仗,军阀,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5](P283)。
  (2)社会教育。从1931年开始,镇平县在乡村小学内举办民众学校;县区成立民众图书馆;每区设立巡回文库;县区设立阅报处;教育局内设立教育馆;县区筹设公共运动场。镇平县设感化院,建烈士祠成为特色、亮点。县调解委员会特设感化院,“随时将无业之民,及违警者拘留院中,教以工艺,促其改悔”。被拘留者在院之期视其改悔之情形而定长短。1932年1月12日,彭禹廷在二十八烈士入祠典礼上演讲时说:“我们大家在此开会,其宗旨有二:(一)纪念先烈:二十八烈士为地方捐躯,我们崇德报功……(二)勉追芳踪:先烈为保护地方而死,就是为我们大众而死;我们后死的人责任大;我们要是自私自利,要是苟且因循,实在对不起先烈!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我们必须要牺牲一切,把地方弄好,毕竟先烈未竟之志。”[4](P236-237)
  彭禹廷针对文盲占大多数的实际,从宛西自治伊始,坚持自治未行,宣传先动,把民众宣传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在开展民众宣传的过程中,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既是“指导员”,又是“宣传员”。通过民众宣传,使民众对地方自治事业,逐步由“被动”变为“自动”;由“少数人”发起到有“相当多的人”参与;由“本地人”倡导到“外地人”响应。他推行地方自治,“站在农村贫雇农的立场上,减轻农民负担,加重地主负担,因而受到贫雇农的拥护”[6](P267)。彭禹廷倡导的宛西自治“具有较为鲜明的民主主义和爱国性质”[7](P364)。他为推行宛西自治所进行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众宣传,对我们今天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学禹.自治导师彭禹廷传[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高应笃.内政春秋[M].台北:荣欣文化事业中心,1984. [3]李腾仙.彭禹廷与镇平自治[M].上海:文化美术印刷公司,1936.
  [4]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镇平县自治概况[M].北平:京城印书局,1933.
  [5]于天命.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王日新,蒋笃运.河南教育通史:中册[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7]程有为,王天奖.河南通史: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