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向一种风险诗学

    2010-10-18 18:19:36
    视新诗为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在中国诗歌这个特定的话语空间中来讨论《新诗的“变”与“常”》,在肯定“‘变’是新诗的根本”的前提下,来讨论新诗的“变”与“常”之间的互动关系,涉及的虽同样是新诗与古典诗歌精神、艺术传统等似乎已经被多次重复过的问题。然而,同... 【阅读全文】
  • 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四)

    2010-10-18 18:13:40
     或“变”或“常”:流动的概念 ... 【阅读全文】
  • 论《乐记》思想及其渊源

    2010-10-15 23:03:35
    :《礼记·乐记》与《荀子·乐论》虽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人性论方面,它更多地承继了孔子的思想,为乐的产生寻找到位于人心之中的内在根基,并对音乐与宇宙的相互感应、音乐对社会的作用等,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正统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 ... 【阅读全文】
  • 《管子.轻重篇》成书时代考辨

    2010-10-15 23:00:30
    :《管子·轻重篇》的成书时代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主要有“战国说”和“汉代说”两种观点。从词汇角度来看,《管子·轻重篇》中存在的一些汉代以降通行的词语如:丁壮、树枝、治生、腐朽、游客、客舍、钱币、游子、役使等,可为“汉代说”提供语言学上的某些证据... 【阅读全文】
  • 郁达夫小说中类型化女性形象的符号意义

    2010-10-15 22:53:22
    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截然分为天使与妖妇二元对立的两种类型,她们被赋予了几乎完全相反的生命姿态,男性主人公与男性作者对她们的态度也因此迥然相异。对女性的类型化想象过程透露出作者思想中浓厚的男权意识残留,更重要的是,两类女性人物作为道德与本能、传统与现代的... 【阅读全文】
  • 从西方艺术史研究模式看丹托“艺术终结”的悖论

    2010-10-14 23:51:09
    生物学模式、进化论模式、形式主义模式是对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嬗变形成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与非艺术的评判体系,其体系内部发展的逻辑动力促进了艺术的终结。文章通过梳理传统艺术理论模式的构造,分析其历史意识与艺术本质的关系,说明由于传统... 【阅读全文】
  • 金圣叹文学创作思想研究

    2010-10-14 10:18:40
    摘要:金圣叹文学创作论中有许多值得重视的思想,他在虚构的基础上提出“无实写论”;从“怨毒著书”、“锦心绣口”和“成奇文以自娱”三个方面探讨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通过“格物致知”和“亲动心”说探讨作家如何把握世界、塑造艺术形象,这些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启示... 【阅读全文】
  •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恶搞及其双向归置

    2010-10-13 10:59:06
    摘要:以媒介及其表征系统为核心的媒介文化作为当下时代的轴心势力,深刻影响着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媒介文化生产以及众多产品中,网络恶搞及其作品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将网络恶搞这一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置于媒介文化的语境之下予以讨... 【阅读全文】
  • 浅析《哈姆雷特》中的小丑形象

    2010-09-30 10:06:34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中,王子告诫扮演小丑的演员:"演丑角的人除了脚本规定的以外不要再多说;因为他们有的只顾自寻开心,引得一大部分愚蠢的观众发笑,而那时候剧中正有些必须严重考虑的问题"。这从侧面说明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一言一行都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是作者... 【阅读全文】
  • 浅析警察讯问语言的文体特征

    2010-09-30 10:03:55
     一、引言   警察讯问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就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以言词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的一项侦查行为。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和其他有侦查权的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而且为加强监督以保证讯问质量,也... 【阅读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下一页
  • 末页
  • 5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