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的研究

作者:何佳鸿 更新时间:2017-05-18 14:0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特点;问题;探索
【职称论文摘要】
面对新形势,原有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文章通过对东华大学材料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及大一上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生活行为、心理状态、人际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展开问卷调查,探索在新形势下建立适合“95后”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

          2014级大学新生的入学,标志着各高校开始迎来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新生。现在“95后”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大学适应性教育模式问题已经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面对新的形势,原有传统的、全面灌输式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因此,各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积极探索适合“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模式,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指提高大学生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使个体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的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在高校中健康成长和成才,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生活适应性教育、学习适应教育、人际关系适应教育、心理适应教育和环境适应教育。
一、“95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分析
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95后”大学新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急剧变化的。他们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身上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过多的期望和关注。同时,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思想特点都与以往的新生不太一样,他们是独特的一代。目前的“95后”大学新生呈现出以下时代特点。
(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缺乏辨别能力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5月的一份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认为周围大多数同学的兴趣在于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自己,钻研专业知识。“95后”学生学习意识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又容易放弃,难以持之以恒。由于很少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95后”大学新生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思想行为比较容易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对西方价值观也只是停留于表面的理解,不能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与思考。由此造成他们判断力不足,在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时候会片面、主观、固执地对待事物,迷失自我。
(二)思维、认知能力日渐成熟,缺乏理性思考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95后”大学新生从小接受到的教育条件较以往相比更加良好。因此,他们具有普遍较高的智力水平和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关注国家发展,对社会认知的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此外,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但是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现实存在一些差距。快速发展的社会、西方文化的侵入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失去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迷失方向。
(三)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95后”大学新生追求美好的生活,朝着心中的理想与目标奋斗,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社交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比以往的学生更加主动与积极。但是,他们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较弱,面对打击很容易失去信心,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四)思想开放,早熟,存在盲目性
“95后”大学新生比较早熟,思想较为开放。他们充满朝气,无所畏惧,珍惜友情,期待美好的爱情。2014年11月,笔者对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大一新生的调研中发现:有50%的“95后”大学新生承认在中学时候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有10%的学生承认已谈过多次恋爱。“95后”大学新生的理智、道德及审美也愈渐成熟,对生活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是他们的心智与情感并未真正成熟,在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中往往无法很好地达到爱情、学业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将对他们的心理、学习、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以至于有些人无法完成学业。
二、目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大高校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无非就是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围绕专业介绍、校纪校规、学籍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常常忽略了新生如何平稳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的适应性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到新时代“95后”大学新生的特征,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和理论性。
(一)缺乏针对性
从2014年9月开始,贴着“95后”标签的学生踏进了大学校门。“95后”大学新生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睿智好学,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传统以说教式为主的大学新生教育模式未必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缺乏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多元文化对大学新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但是现在部分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新生教育模式,针对新环境、新情况和新思想的变化对新生教育的影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政策,在教育实效性方面明显滞后。
(三)缺乏实用性
从各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现有的安排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的入学教育仅有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长的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比较简单,形式也比较单调。这样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实用性不强。
(四)缺乏理论性
目前各大高校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安排上还只是比较侧重专业介绍、校纪校规、学籍管理等方面,缺乏全面科学的长效机制,对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教育理论缺乏科学性。
三、“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的探索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要尊重“95后”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促进新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应围绕人才培养,以育人为本,以新生为主体;在制度上,应围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大学新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和理论性,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模式。 

  (一)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理念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要发挥高校各级党政班子的领导作用,校学生处统筹主管,各院系贯彻执行。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一要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二要发挥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三要发挥班主任、优秀党员、学生干部“班导生”的模范作用;四要发挥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战斗堡垒作用;五要重视班集体的感化号召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