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

作者:马 丽 更新时间:2011-08-04 18:2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高校,社会,学生,她们,心理,女性,
【职称论文摘要】
在探讨新时期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探索出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中女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无论走入哪所学校,就连以前都是男生为主的理工科院校,女生也占着相当大的比例,更不用说以文科为主的综合院校。[1]当代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特殊的群体,作为女性中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佼佼者,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女性,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成长规律,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安全、交往、尊重的需要,她们不仅有着与男大学生相似的发展规律,更有着自身发展的特殊性。[2]女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从最终意义上来说,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今天和未来,[3]如何构建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应改变过去那种不分男女的教育方式、思维模式,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机制,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新时期高校女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三所院校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挑战与压力,女生会比男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例如,高焦虑性、低成就期望、人际交往问题突出、健康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意识较强、与过去的女性相比也更独立、思想更开放。
  1.个别女大学生信仰缺失、意志薄弱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更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4]目前高校中的女大学生,多为80末,90后,她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女,而父母多是60后,其父辈、母辈的兄弟姐妹较多。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多数学生都是在众星捧月的氛围中长大的,多方的关爱、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促使她们形成了任性、娇宠的性格,即使有些父母从童年起就关心孩子的教育,也多从功利的角度迫其学有所长,[5]然而物质的刺激与补赏终究难以使其品格实现整体均衡的发展,因此形成了一些女大学生轻浮、浮华,热衷于时尚,注重外表美而忽视内在美,讲究物质生活方面的攀比,在缺乏品质的精神生活中寻求刺激,沉溺网络、消费无度,荒废学业,以自我为中心,对国家和集体利益漠然,女大学生对流行歌曲和时尚服装的探究远比对传统文化和国家大事热衷得多。
  信仰的缺失除了价值取向偏离外,还造成了她们性格蜕变、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情结多变、容易受伤、自制力差,不能吃苦,适应能力差,比如在就业实习中,条件稍不如意就变脸。当然,也有例外,如家庭成员素质较高,教育方法得当,孩子悟性好,有抱负有志气的,都能在历练中形成较好的人格基础和信仰理念。
  2.对职业选择的认识偏见与误区
  在目前就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很多女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尽管这是整体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对职业选择认识上的偏见与误区,加重了这种困惑与迷茫。
  随着社会就业岗位的竞争愈加激烈,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偏向于选择男生。这使得女大学生在社会就业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再加上女生在心理、生理上固有的特点,在职业技能和爱好选择上趋向偏见与狭隘。当然在职业选择上,男女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纺织工、幼师、护士等多是女性,而厨师、建筑工等多是男性,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观念的壁垒被打破,很多游戏规则被更改,如女飞行员、女高级钳工、女律师、男幼师等等,这都体现出社会职业观念的进步和男女平等意识的提高。[6]
  造成职业选择偏见与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束缚和影响;二是市场经济发展中,职业需求形成的传统模式;三是当前高校在职业选择教育方面的缺失。
  3.女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生理特点的漠视与困惑
  尽管多数女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具有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脆弱等特点,但进入校园后,都有不同的分化趋势。有的女大学生个性极强地追求自我;有的女大学生性孤僻,低调持重;有的女大学生性格随和,由于集体作用力的影响,增强了个性从众心理,模糊了心理特征的人格取向,表现出茫然和错位,对自身的言行缺乏认识和自律。
  二、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意义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女性的要求是:首先是有理想、有追求、有创新精神、事业上的成功者;同时又是热爱生活,建设现代家庭的好母亲、好妻子、称职的家庭主妇。她们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又应该具有知识女性的特点和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女性。这是当代女大学生应树立的社会角色目标,也是高校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当前国内高校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都是针对男性制定的,因此根本不能适应目前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女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女性作为孕育下一代的载体,担负着民族兴衰的责任,因此,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要提上日程,特殊对待,本文的研究成果即要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帮助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成效,为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女大学生全方位成才。
  三、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
  1.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模式
  女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涉及三方面人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任课教师;教辅人员,包括机关行政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人员等。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以上人员,国家一直在倡导“三育人”工作,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虽然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学生工作人员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意味着轻视授课教师及教辅人员,在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应该加大学生工作人员、任课教师、教辅人员的横向合作,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模式,学生工作人员通过谈心、就业指导课、学生活动,使她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切实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好课堂,多关注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她们正确的学习态度、优雅礼仪、人生观等;教辅人员在保持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努力提高服务理念,为女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女大学生养成正直、谦逊的好品质。只有学生工作人员、任课教师、教辅人员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