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指导策略

作者:梁丽洁 更新时间:2010-10-17 11: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素质教育,创新
【职称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造性最重要的表现是创新,因此,基础教育并不主要培养青少年的“特殊才能的创造性”,而是将培养青少年的

一、制约青少年创作能力发展的因素
  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表明,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即社会文化因素、环境以及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体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阻碍因素
  现在独生子女在每个家庭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几乎占去父母所有的爱,一家人围绕着这颗“小太阳”转,恨不得将其放入“保险箱”,以免受外来的伤害。这种过分的溺爱,大大削弱了他们适应生存环境的天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家长对孩子的生存能力缺乏认识和信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一切。他们替孩子思想、替孩子生活,造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心理脆弱,这对儿童的意志、自信心、独立性的形成是相当不利的,而意志、自信心、独立性是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研究表明:在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张男女平等的开放社会中,儿童的创造力普遍较高,而在强调服从的封闭社会里,儿童往往表现出退却、服从、逃避现实,缺乏创造精神,创造力普遍低下。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消极影响,制约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
  (三)学校教育的不利因素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渠道”,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的教育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青少年创作能力的发展。一是“应试教育”阉割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二是教师素质不高影响了青少年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策略
  1.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呼唤积极的父母意识,创设一个充满活力与有效沟通的家庭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创造性人格,正确对待和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表现。
  2.营造利于培养创造性能力的社会环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全社会的任务,仅仅只有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未来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是终生的可持续的,要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兴亡的高度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要鼓励社会各界为青少年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努力在社会上造成一种“识才有眼,育才有方,爱才如命”的氛围。
  3.学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渠道”。必须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基础教育的核心位置。学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会和氛围,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气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和积极参与,形成新型的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4.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向“反思性”和“创造性”教师发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操作和开展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为此,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教育评价方面,要改变过去单纯的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在学校管理方面,要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有利于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才能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