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莫福金 周龙 马华菊 更新时间:2018-03-07 16: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混合式教学 不安全行为 实验室安全教育
【职称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进而增强学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以期达到减少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65-02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创新型高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创新源于实践,高校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场所,故在各地高校兴起一股实验室建设的浪潮,实验室的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实验室安全教育不够深入全面,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有些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
混合式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辅以严格的监督措施,保证了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混合式教育模式,探索减少师生在实验室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实施效果。
一、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类
通过对比和分析前人对于不安全行为的分类情况及笔者的实验教学经验,对高校实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动作进行全面归纳,将其分为17大类、47种不安全动作。
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实验室器材。实验室各种储气罐未按时检查其安全性能;采用纯度不达标的实验药品;使用破损仪器设备;使用不合格菌体。
操作不当、忽视安全、忽视警报。违规开关和移动仪器设备;未与同组操作人员沟通就开动、关停仪器设备;未控制投加实验试剂的快慢;加错实验药品;未及时采取任何措施处理实验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处于预警的范围内等情况;未控制温度升高的快慢;未控制好加药量的多少。
忽视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未带防护手套直接用手接触实验药品;使用不恰当的防护用品;未带护目镜或面罩;处于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用普通医用口罩代替呼吸护具;未穿实验服进入实验室。
实验器材、试剂使用不当。未在通风橱中开起浓硝酸和浓盐酸等易挥发有害物品;打翻酒精灯;使用盐酸和硝酸前摇晃试剂瓶;将水加入浓硫酸。
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实验操作时有注意力分散的行为;在实验中做与实验无关的行为,打游戏,听广播和音乐,看电影,追逐打闹,忽视观察实验反应过程。
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产生火花。未禁止进入实验室人员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未将会产生反应的化学药品分类存放;未将会产生反应的化学药品分类处理;未在试剂瓶上贴标签;胡乱放置实验室用品,未依据实验性质进行合理分类摆放;实验药品随处放置。
实验完成后未处理现场、关闭电源及仪器。实验后未及时关闭电源;实验后未及时关闭储气罐供气阀门;实验后未及时处理危险实验药品。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无故拆除安全装置或使之失去作用。
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操作工具。
违规出入有危险的实验室。人员随意进入实验室;进入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正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反应的实验室未佩戴任何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贴近有危险器材。实验人员坐在反应容器或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物品旁。
佩戴饰物及着装存在安全隐患。围围巾、佩戴领带项链、穿宽松衣服及未扎长发时操作有旋转零部件仪器设备; 在操纵有旋转部分零部件设备时未脱掉佩戴的手套,穿拖鞋和裙子进入实验室。
未按时排查实验室供电线路安全隐患;发现老化电线未及时更换。
实验过程中频繁窜岗或无故长时间擅离岗位。无人看管下运行持续升温、高速旋转的仪器;实验人员在实验中未经允许长时间擅自离开岗位;频繁窜岗。
对运转着的仪器设备进行违规操作。在仪器设备未停止状态下进行修理、检查、移动、调整等操作。
操作时身姿不正确和工作位置的选择不适当。实验时身姿达不到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实验人员正对实验仪器进行操作;在狭窄空间中进行操作。
二、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发现,许多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这些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个人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何预防和减少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成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点。要想减少和预防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搞清楚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
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可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習惯性原因,管理体系原因,安全文化原因,三者相互联系。其中习惯性原因主要表现为实验操作人员的不良安全知识、意识、习惯,它是实验室安全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是产生习惯性原因的导火索,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完整,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或监管过程等出现问题,它是引发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安全文化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具体由安全制度的形成、安全法规、安全会议等32条安全文化要素及理念条目组成,高校师生倘若出现有对它不理解和不接受的现象,那么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它在建设及推广中产生了问题是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根源,同时也是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根源。
三、实验室安全事故解决对策
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这门必修课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来逐步开展混合式教学,每个阶段都要精心设计,力求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高校的安全文化氛围提升一个高度。
(一)课前阶段
实验室安全教育贵在超前性,必须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具备全面的安全知识,这是课前阶段的核心目标。该目标的实施又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教师将有关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观看完之后,在讨论区讨论造成事故的原因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对策,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补充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针对性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教师将一些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的高校的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管理规则、实验室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和实验室常规操作教学视频和资源库链接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明确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及相关的配套资料,让学生对实验室日常行为规范和实验安全产生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监控学生学习的进度,比如,老师随机抽取某个视频或文档里面的知识来考查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惩罚,同时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查看彼此学习进度,了解自己在班上所处的位置,在班上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以激励大家不断进步,使得学习更具有趣味性。第三,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要求学生在网上进行答题练习,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最终老师将从题库中随机选取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合格者才具有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资格。此三个步骤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也是适用和必要的,因为一些实验室管理人员偶尔会有一些侥幸心理,将一些微小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因此酿成很多本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