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 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

作者:仲文丹 更新时间:2018-10-09 14:0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职业核心素养 通识教育 培养路径
【职称论文摘要】
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中,“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教育显示了积极效果。但是目前学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还比较欠缺,需予以重视并加强。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对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给出相关研究路径。

       课 题: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基于生活德育理念培育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SJBFDY233)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教育新常态下,关注受教育者生命健康成长、核心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养成,是职业院校的中心任务。“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的提出,要求职业院校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着眼于专业能力,教会学生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实现未来的生存;还要着眼于职业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实现未来的发展。在当下的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知性化使得德育时效性不高,成效不显著,很多职业院校过分注重专业和技能的培养,把精力都集中在技能大赛、专业的深度方面,在学生培养方面出现“重技能轻养成”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职校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养成。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为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给出相关研究路径。

一、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


本文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结构界定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职业能力素养等。国内学者姜大源对职业能力素养的界定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在抽样设计方面,运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无锡市藕塘职教园校区中抽取900名学生进行抽查。调查由该校的学生在自习室、宿舍等场所发放问卷,被试者填完试卷后当即收回。
1.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笔者在2017年12月对无锡市高职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885份,回收率为98.3%。在调查数据中,男生有200人,占样本总数的22.6%;女生有685人,占样本总数的77.4%。总有效样本为885人。
2.核心定义的描述性分析
(1)职业核心素养因素(见表2)。职业核心素养因素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职业能力素养三个层面,由于各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不同,因而不能直接从平均数的大小来比较,笔者将各层面的平均数除以各层面的题项,求出每题的平均分进行比较。
就职业核心素养因素来说,其每题得分平均值为1.9093,居于中等程度范围,在三个层面中,以“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层面的得分(M=2.1410)最高,而以“职业道德”层面的得分最低(M=1.7015)。
(2)职业能力因素(见表3)。职业能力因素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层面,将每题求得平均分。
以职业能力因素来说,其平均值为1.9191,亦属于中等程度范围,而在三个层面中,以方法能力层面的得分(M=2.0115)最高,以社会能力层面的得分(M=1.7883)最低,可见目前职校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方面较强,但是社会能力方面仍需要加强。
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得分最高,而“职业道德素养”层面得分最低。可以看出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中,“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显示积极效果,但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还是欠缺的,需要加强对职校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来说,方法能力层面得分(M=2.0115)最高,而社会能力层面得分最低,可见职校学生社会能力即沟通能力、社会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在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为受教育者培养一种能够终身接受教育的能力,以此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1.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联通、贯通、融通、触类旁通,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诸如所学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其他专业取代或者淘汰时有应对变化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自我学习的能力来适应整个社会的变化。通识教育具体意义可概括如下。
(1)培养人的主体能力。这方面主要包括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良好的技能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2)培养人的主体性。这方面主要包括人的情感、兴趣、道德和价值观等。
(3)培养人的社会性。这方面主要包括与他人相处、对自然关怀和对社会的贡献。
通识教育的特点在于它关注学生作为“人”的个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指引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同时,将教育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指出教育应该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教学,形成一种活的教育。
2.职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从职校职业核心素养的调查来看。通过对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职业道德素养层面得分最低,亟待解决;而从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来说,社会能力层面得分最低,说明职校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会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
(2)从通识教育内涵来看。通识教育要培育真正的人,主要在于培养人的主体能力(终身学习习惯等)、培养人的主体性(职业道德素养等)、培养人的社会性(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三个方面。

     (3)从职业教育目标来看。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和职校教育自身的性质,通常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上面。按照这个定位,职校要在3~5年内完成培养对象从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转化成为社会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培养任务,从这点上看,职校教育融入通识教育意义重大。 

  综上,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开展通识教育很有必要。

三、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1.职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注意点
在职校中开展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目标在职校中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能做事、会做人,有高尚道德素养,同时兼具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技能潜力,它与普通高校着眼于培养学科基础宽广的博学多才的通才教育不同,它立足于足够常识的获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应对社会快速的变化。在开展通识教育也应注意如下几点。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