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研究:类型\特点及原则

作者:超富 更新时间:2010-10-14 10:0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大学科学研究;类型;特点;原则
【职称论文摘要】
摘要:大学科学研究的类型、特点及原则虽然是一个老旧问题,但我们还是试图对此去做新探索。即在学理上作新思考,在内涵上作新补充,在理解上作新阐释,这对于大学学人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科研的特点,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科研的原则,仍然不乏启示意义。

科学研究职能的确定,是德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1694年,德国建立的哈勒大学是科学研究的孕育之地,1711年,哈勒大学的因德宁教授在纪念该校创始人生日的演讲中说:“大学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充当着传递权威真理的角色,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并称这所年轻的大学是“自由思想的堡垒”。从因德宁教授的话可以明显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研究学问,发现真理。这说明研究已是大学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737年建立的哥廷根大学在学术研究中向前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子,把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经过近一百年的探索,在1810年洪堡等新人文主义者建立的柏林大学里。科学研究便结成了正果,正式作为大学一种职能确定下来。从此便在一直引领着世界大学的发展。
  
  一、大学科学研究类型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求未知的认识活动,根据认识活动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类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以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文现象和物质运动为研究对象,挖掘其本质内涵,探究其基本规律。具体而言,就是在科学上提出新思想、新观念,形成新概念、新理论,发现新物质、新规律,等等。这里借用费希特的话说,就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性,用自己对于事物的表象去认识事物,这种理性就是理论的,即理论理性。基础理论研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理论理性。尽管当今科学与技术界限越来越模糊,间距越来越短,但科学的发展仍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行事。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必须遵循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去确定选题、选择路径、精密实验和科学结论。基础理论研究一般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研究看不到具体应用的方向,也不可预知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它的学理上和学术价值上;一种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在现有认知视域内,研究者能感知或者预测到该研究的应用前景和服务方向。其实,基础理论研究作为一种“纯科学”研究,它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为了知识而知识,为了真理而真理,研究本身就是目的。正因为此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功利性的或非世俗性的,而且,它还是一种高投入而不见“经济效益”的活动。因此。要使之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要有持续不断地投入的能力,基础研究一般不会带来经济效益,主要依赖国家的投入,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进行基础研究的根本保证。如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大学研究经费261亿美元,占大学总研究经费的62%。第二。要有稳定和优良的科研环境,洪堡根据纯科学的要求。提出了寂寞和自由的原则,要确保寂寞,除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外,自身的必要条件满足和环境建设亦十分重要,即也要适应“寂寞”和自由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也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如广袤而辽阔的草原条件环境就成就了游牧民族特有的歌舞艺术,这在内陆田园生活里是不可想象的。第三,要有一支热爱科学和具有献身真理精神的科研队伍。基础理论研究是一项默默无闻的事业,需要人们无私无畏地奉献,需要一支热爱科学并献身于真理的顽强拼搏的科研队伍。这支队伍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不过,我们也要知道,这种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它对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作用,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有的成果可以改变人生。有的成果可以改变社会。有的成果可以改变世界!
  第二类理论应用研究所谓理论应用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把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这是一种探求科学的物化过程。这里也可借用费希特的话,即当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理论理性)去创造事物,使事物服从于自己的表象时。这种理性就是实践的,即实践理性。理论应用研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实践理性。不过费希特的理性以及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有着更为复杂的哲学内涵,所以说我们只能是借用。正如前所述,作为一种应用基础理论,它有较明确的应用前景和服务方向。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既有的方向上加强其科学转化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当时在此方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竭力用已有理论有的放矢地去破解和解决这些实践难题。
  此外,作为纯基础理论研究,尽管它的应用没有明确的指向,但它的成果的应用也需要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尝试,在尝试中发现理论的科学价值和达到科学物化的目的,实行由此理论向彼理论或新理论的发展或升华,或实现由学术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理论的应用研究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就是理论一实践,如前述;第二种模式就是实践一理论,即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或课题),尝试着用取得的理论成果去解释、去破解,使问题得到解决。不论哪种模式,它们都是突出应用性,强调针对性。理论应用研究既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继续,也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的中间环节。因此,它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将科学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学术产品转化为物质产品;二是搜集社会实践中的各种信息,为科研课题的确立提供生产实践依据,从而进一步地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第三类科技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化、工厂化、企业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说,把实验成果变成工厂产品,把实验室拓展为现代化工厂,使研究成果完全转化成能为社会生产服务、为人类生活需要的有用工具和实用物品。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一方面,放大实验成果使之企业化,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其经济效益及其最大化;另一方面,在推广该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产品和新用途。并在这一领域寻求更多的新发现,既努力把该成果应用到极致。又要充分挖掘成果的潜力,让其竭尽所能,把该成果的所有能量都释放出来。这里亦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为成果一实践,第二模式为实践一成果,也就是通过实践的尝试。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反过来又不断修正成果,使成果更加完善。甚至产生新的“成果”。现在的大学已不是象牙塔和社会的边缘了,它已进入社会的中心,而且与社会、企业联系越来越密切。加之科技孵化周期缩短,大学自己办高新科技产业已开始成为一种趋势,这为大学加强科技开发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实践证明,这样不仅可行。而且还相当成功。如斯坦福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等都是典型的成功案例。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这是对大学的一个总体的要求,但对不同的大学则有不同的要求,而且三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在大学里的表现更是千差万别。目前,我国出现了“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这类大学,一般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适当地开展理论应用研究,大学类型不同,它的研究也有所侧重,如工科型大学,它则应以理论应用研究为主,适时地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省级及以下大学属于教学型大学,应以教学为主,兼有科学研究,但其重点应放在理论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研究和教学研究上。不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一方面不可全线出击。基础、应用和开发一起上,要根据自己大学的定位选准研究取向;另一方面,根据大学学科重点、优势和特色。开展重点、优势和特色研究。走特色之路。切忌全面开花。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