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研究:类型\特点及原则(3)

作者:超富 更新时间:2010-10-14 10:0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大学科学研究;类型;特点;原则
【职称论文摘要】
可见。科学研究的育人性始终都蕴含在大学的教育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断地去挖掘,去开发,去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闪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三,集聚性大学的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


  可见。科学研究的育人性始终都蕴含在大学的教育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断地去挖掘,去开发,去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闪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三,集聚性大学的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研究(或极少研究,或不倡导研究)到有研究和倡导研究,由个体研究到小集体再大集体甚至超集体研究,由专门化局部研究到综合性宏大研究,由个人兴趣引导研究到国家社会引导研究。由无经费资助到小规模资助到大规模强力资助研究,等等,这些变化呈现出了一种集中的趋势,一种聚合的趋势,即由这两大趋势衍生出了一种集聚的巨无霸趋势。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由一种“小科学”发展到了一种“大科学”时代。早在二战时期,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就表现出了大学科学研究的集聚性特征,今天更是进入到了跨国界大学的科学研究时代。如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资助资金2000万美元。经过四年的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于2004年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所谓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为什么大学科学研究具有如此魅力呢?它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学科齐全。学科齐全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看。从纵的方向来看,既有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学科。又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应用与开发学科或课程,这样它就可以满足多种层级和旨趣的研究需要;从横的方面说,按我国12个学科门类的分类标准,有的大学,这些学科都齐备了,同一屋檐下,既可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又便于集中或聚合某些学科实现重点突破。二是大学既储备有大量精良优质的出类拔萃之才,还具有各式别样之人才(这可以从大学学科如此齐全就可见一斑)。人创造了历史,人是决定的因素,是第一位因素,梅贻琦校长说得好,大学者,非大楼之谓,而大师之谓也。大学不是靠石灰与砖块堆起来的,而是靠内涵丰富的人办起来的。这种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学术大师、知名学者、大教授、大科学家。一般来说,由于不同学术背景的学人聚集一起,他们互相启发,其聚合的力量和学术功效不是“1+1=2”的问题,而是“1+1=n”的问题。三是校际联盟和跨国合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学科学研究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这一特征,如强强联合,当然也不尽然,有时也会出现优势互补。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聚合,无论是分化,还是聚合,大学都具有比较优势。科学高度分化,要使之分化出来的“种子”开花结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学科和相应学科背景的人接手以便开展继续研究,从前述学科状况来看,大学学科结构上完全具备这种能力。从聚合来讲,仍然是大学学科以及大学学人的组成在发挥作用。正因为大学学科的完整性、综合性以及大学学人组成的多样性,大学科学研究的集聚性应该或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未来的大学里,这一特征不仅将会更加彰显,而且还会有更加极致的表现。
  第四,自选性只要统计一下有课题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在所有教师中的比例,我们就会发现,大学里绝大多数教师是没有政府或社会资助的课题的。因此,大学的教师绝大多数都在做自选课题研究。这些课题一般是兴趣所为,或是教学所需。这样的选题具有投入少、规模小、紧要性、急切性、个体性和兴趣性的特征。其实,无论是国家资助的课题,还是社会民间资助的课题,对于研究人员来说,都是经过自己选择申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课题研究也具有自选性。不过,我们不能否认,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也会出现像埃利希·弗洛姆所说的:“不是科学家去选择他要研究的问题,而是问题本身强加在科学家的头上。”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也时常显现,而且还不是个别现象或个案。这恐怕是大学教师或学者的社会责任吧。
  
  三、大学科学研究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这是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原则。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教学就是意味着培养人才。今天最为关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竞争即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竞争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就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要确保内容创新和教学富有创造性,必定要有科学研究来作支撑。一般来说,大学科学研究,一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即根据学科逻辑开展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发展和丰富学科内涵;二是以课程为出发点,课程是教学的依据,研究只有紧扣课程,大学教育内容就会不断地扩充、更新和走在学术的前沿;三是与专业现实挂钩。大学的学术性既包括形而上的学术,也有形而下的学术,联系专业实际展开研究就是一种形而下的学术。这种研究,既有利于促进教学,又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总之,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证之一,只有教学与科研的高度统一,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出路。当前,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说,这种普遍现象还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这里所谓重科研轻教学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只管科研,不管教学。不客气地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教学,这种“放弃”指的是一种实质的“放弃”而非形式的“放弃”。他们仍然走进课堂,但却心不在焉。二是重科研指向,轻教学内容,使科研的内容和教学的内容二者相分离,而且在教学上总是老调重谈,没有发展,没有进步。
  在遵循这一原则时,一是要坚持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二是要坚持教学是中心,科研是重心。中心是从位置的摆放来确立的,即表明其他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重心是地球引力所致,以事物质量的分布而确定。从“位置”与“质量”的语义分析,似乎有一种形式(位置)和本质(质量)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形式”,而研究才是一种“本质”。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种富有新意和富有创造的教学,它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知识,而这些理念和知识的获得则需要进行科 研,只有科研才能提供这些内容。因此,教学只是在传递、表达和展示科研成果。依此分析。我们则可以说,教学是科研的“形式”。科研是教学的“本质”。三是要坚持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按博耶大学学术的观点,教学也是一种学术。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