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研究:类型\特点及原则(2)

作者:超富 更新时间:2010-10-14 10:0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大学科学研究;类型;特点;原则
【职称论文摘要】
二、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 大学是学者的共同体,这种学者的共同体是教师(或研究人员)与学生。与其他机构比较,大学科学研究有学生参与其中,其他机构一般只有研究人员(当然也有少量研究机构有学生。如中国科学院。中


  
  二、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
  
  大学是学者的共同体,这种学者的共同体是教师(或研究人员)与学生。与其他机构比较,大学科学研究有学生参与其中,其他机构一般只有研究人员(当然也有少量研究机构有学生。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而且,大学还是一个巨无霸的科学研究机构。从一般意义讲,大学规模是比较大的,现在的中国大学,一般都比较大,如“985工程”“211工程”等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师生达2~3万人是常见的,有的更大。尽管许多学生并未真正进入研究领域,但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年3~4千人,4年加起来则有1万多人,而他们是直接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具有真正的研究者身份,担当着研究者角色,这样加上大学教师(研究型大学教师本身是当然的研究者),一般的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者就达2~3万人。而且,由于长期的积累,具有坚实完备的基础学科体系,具备了良好的实验基地,具备了精良的实验仪器,具备了完整的实验体系。随着国力的增强。大学科学研究的经费也在不断增加,都具有了较大的大学科研规模。这些都是其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正是这样的区别,导致了大学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基础性大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自身逻辑的必然,二是外在赋予的角色使然。大学是知识之所,也是高、新、精、尖前沿知识的诞生之地。学术是大学的精髓之一。而学术就是指专门系统的学问,就是说,大学的本质就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即追求专门的系统学问。而专门系统的学问明显地表现出基础性。这是与大学的旨趣相吻合的。
  大学除了学科众多、齐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学科都是基础性学科,有着庞大的基础学科群,这样,既有进行基础研究的学科基础,更有进行基础研究的基础学科人才基础。从上述分类来看,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既是自身特点决定的。也是社会分工导致的。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行业(或专业或职业)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在这些行业系统里分布着各种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人,为保证其顺利和谐地运转,都有相应的角色定位、相应的目标指向。因此。在知识创新系统中,大学科研处在社会科学研究分工的大系统中,人们赋予了它相应的职责,那就是基础研究。否则,就是避长而用短。并还会出现越位行为,从而破坏行业的生态平衡,这样显然于己于社会都是不利的。这是我们从社会分工角度作的一种理性思考,然而事实又如何呢?从发达国家大学基础研究来看,德国大学的科研任务75%屑基础研究,日本基础研究经费70%拨给了大学;美国在1950~1975年间有179项科技创新来自大学的基础研究,占科技进步的54%;2004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580亿美元,其中大学占320亿美元,美国大学的基础研究占全国基础研究的55%。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大学研究经费约261亿美元,其中206亿美元为基础研究经费,49亿美元为应用研究经费。5.43亿美元为开发经费。从我国有关数据来看,2002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占获奖总数的43.5%,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4项,占获奖总数的77.8%。目前。大学里设有基础研究的国家实验室103个,占全国的70%(若包括省级实验室,其比例会更高),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40%左右。再从反映基础研究成果的论文或获奖来看,美国1946~1981年36年里获诺贝尔奖109次,其中大学占80%,1993~1996年.美国有25人获诺贝尔奖,其中23人来自大学;中国发表的科学论文被SCI和EI收录的,大学论文占70%左右,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占全国的50%、75%、50%以上。以上数据表明,一方面,大学的基础研究占全国份额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是显著的,名副其实。名至实归——大学研究的特长在基础研究。
  第二,育人性近代大学产生后,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并随即引领着大学的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职能活跃在大学里。这种研究从它一出生,人们便给了它一个“规定”的框架,即近代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洪堡所规定的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威廉·冯·洪堡传》的作者彼得·贝格拉对洪堡原则简洁解释为:“除了自由以外,研究和教学的统一,亦即研究者和教师的统一,可视为德国大学的支柱。只有教师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作为知识加以传播,只有这种教学才真正称得上大学教学或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一般是学术前沿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疑难问题的探讨,在这一探求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形成新概念、新理论,若及时地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斗志,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显然这种耳濡目染的研究过程是教师的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意蕴和育人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大学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学者,一身多职,一人多角色,他们是学者化教师。也是教师化学者。因此,作为一个人,一个教师,一个学者,你怎么能够把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一个教师的教书与育人和一个学者的研究与教学进行肢解,让一个被肢解的人(教师或学者)出现在学生面前呢?这显然是不能的!既然不可被肢解。他们必须完整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完整就是指教学、研究与培养(育人)的结合。而教学是有教育性的,既教书又育人,这是人们的共识,不证自明。
  研究的教育性或育人性却似乎有一点不好理解。让我们来接触一下现实,这样就会好理解得多。比如博士、硕士都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的,而教师研究又是在博士、硕士甚至是学士参与下展开的。因此,本质上讲,一方面。博士、硕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指导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既然是教育过程,其教育性就不言而喻了。研究是探讨未知,既然是未知,那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老师在学生面前也并不具有绝对权威,他们是互动共进,互勉共育;另一方面。这种研究不是那种传授现成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追求发现知识的指导和教学,更高级的教学,更深奥的教学,更专业的教学,更学术化的教学。这种研究性教学,他的育人性。既表现在做一般的人上,还表现在做学术的人上。费希特认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完善”。而且他又认为:“社会中每个人都至少按照自己的概念,力求使别人变得更完善,力求把别人提高到他自己所具有的那种关于人的理想的程度。”从这一点来看,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教师,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更是题中之义,而且这一使命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义不容辞。费希特还认为,实现人的使命的途径依赖于文化。大学科学研究是一种特别的文化——学术研究文化,这种学术研究文化必然可以使人——学生逐渐向善和至善。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