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院校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和对策(2)

作者:马银戌 更新时间:2013-04-07 23:3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本科生;导师制;能力培养;全程指导
【职称论文摘要】
(三)认识不足,职责不明 由于许多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宣传,一些领导、导师和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制度认识不足,导致领导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导师不情愿,怕指导本科生给自己增加负担;学


  (三)认识不足,职责不明
  由于许多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宣传,一些领导、导师和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制度认识不足,导致领导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导师不情愿,怕指导本科生给自己增加负担;学生不主动,不愿和导师多联系,结果让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由于认识不足,还导致了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定位不明确、不恰当,没有将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有效区分开来,结果使各方产生职责纠结,不能形成协同效应。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从学校领导至各级管理部门包括学院、教务处、科研处等,必须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尤其在二类本科院校,本科生规模大、人数多,应将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提升到事关高等教育质量的高度来,做到校级领导有主管,院系领导有主抓,层层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办法,包括:第一,实行本科生导师遴选制度。对于本科生导师也需要正式遴选,规定合理的遴选标准,一方面可严把导师水平关,另一方面也使本科生导师有一定的荣誉感。第二,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给本科生导师支付适当的劳动报酬,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三,实行优秀本科生导师评选制度,可建立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导师自我评价和领导评价的多元评价主体和包括导师工作态度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成效评价的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对评选出的优秀本科生导师,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在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和定岗定编中予以倾斜,优先考虑。
  (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导师资源
  高校导师资源不足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通过引进、招聘等手段增加师资,二是通过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导师资源,并将导师制和辅导员制、班主任制有机结合起来,既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对于本科生而言,大学四年需要“全程指导”,只有这样,导师制才落到了实处;对于导师而言,由于数量有限,一对一的“全程指导”可能无法实现。这正是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瓶颈”,要缓解这一“瓶颈”,必须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推行不同模式。以统计学专业为例,对大一的学生可指定少数导师,导师的工作以班为单位,要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协调起来,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进行班集体指导,工作内容以指导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为主,同时向学生阐述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方向。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为每一学生指定一个导师,也可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此阶段的指导工作以组为单位,即每位导师指导一组学生,主要指导学生合理选课,为专业学习打基础;同时可指导学生专业素质养成方面的工作,比如如何搜集文献资料,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如何查阅统计年鉴等;在上述工作的指导中,同时培养该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大三的学生,导师可对一组的学生再分小组指导,个别突出的学生可进行一对一指导。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已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想法,此时,导师要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先把一组本科生分为考研和不考研两个小组,对两个小组分别指导。对考研的学生着重进行考研专业方向和科研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设计、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来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能力,坚定考研的信念;对不考研的学生着重通过指导专业实习、岗位实训等进行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大四的学生,导师则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内容主要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就业求职。通过指导毕业论文,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利用统计方法搜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研究数据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为学生就业求职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高质量就业。上述分年级、分阶段的导师制模式,对每个本科生而言仍是“全程指导”,即从入学至毕业的大学四年中自始至终有导师(大一和后面的三年不一定是同一导师,大二以后是同一导师);而对导师来说,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工作的内容不同,轻重程度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导师的负担,保证导师精力充沛投入工作;不同年级投入的导师数量不同,即保证低年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共性需求,又可保证高年级学生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同时又可缓解高校导师不足的压力。
  (三)明确导师职责,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只有导师职责明确,才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导师不同于家长,不能对学生大包大揽,导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导”,即对学生起导向作用、指导作用;但导师的职责也不同于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抓学生的行政管理、生活管理、人际关系和思想工作,属于事务性管理;而导师对专业的整体性把握较强,主要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知识能力进行指导。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明确为以下几点:其一,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明确专业学习方向,系统规划本科阶段的学习。导师可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本科生传授学习方法,引导督促学生自主性学习;可结合导师的研究专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学习建议和学习发展规划。其二,本科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指导学生合理选课、正确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帮助选择考研专业方向等。其三,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其四,指导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训及就业指导,通过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实践基础。其五,指导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是一项综合性训练,是对学生整个本科阶段所学全部知识及对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四)全面提升导师素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